[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IP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0721.2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8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飞;任恒志;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03 | 分类号: | G01S7/03;G01S7/02;G01S7/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喻英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ip 通道 波段 收发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IP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两侧面分隔设置有多个腔室,基板的两侧面依次设置有若干个L波段T/R通道和一个校准T/R通道,两侧面的L波段T/R通道相互对称,所述L波段T/R通道和所述校准T/R通道均位于所述腔室内,且与所述腔室一一对应;每个L波段T/R通道上设置有收发变频SIP封装、限幅低噪放、GaN功放、环形器和滤波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型化、通用化、集成度高及易扩展等特点,能更充分的满足现在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IP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如今在雷达系统、电子对抗、武器精确制导和通信技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雷达领域,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波束指向灵敏迅速,能够实现预警搜索、敌我识别、跟踪定位、精确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具有较强的多目标接战能力、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及较高的可靠性,是现代军事领域中重要的武器装备的武器装备[1]。而有源相控阵的每个天线单元上都设置有一个T/R组件(Transmitter andReceiver),T/R组件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着雷达的性能。目前传统的MMIC混合集成(2D平面)T/R组件已成熟运用于各雷达和通信系统中,但随着雷达系统和微波通信的发展,小型化多通道L波段T/R组件的研制已迫在眉睫,其要求T/R组件体积越来越小、功能集成化越来越高,传统的MMIC混合集成收发T/R组件已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已经成为重要的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未来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技术路线,在军事、航天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空间[3]。SIP技术在封装效率、兼容性、封装可靠性、研发周期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而基于SIP技术的L波段多通道T/R组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等突出特点,必将得到广泛运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基于SIP技术的小型化、集成化多通道L波段T/R组件,适用于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中。系统级封装技术(SiP)作为一种先进的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是实现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T/R)组件小型化、低成本及高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多通道L波段T/R组件体积、重量、集成度均不能满足现代电子设备的需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IP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解决多通道L波段T/R组件小型化、集成化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SIP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两侧面分隔设置有多个腔室,基板的两侧面依次设置有若干个L波段T/R通道和一个校准T/R通道,两侧面的L波段T/R通道相互对称,所述L波段T/R通道和所述校准T/R通道均位于所述腔室内,且与所述腔室一一对应;每个L波段T/R通道上设置有收发变频SIP封装、限幅低噪放、GaN功放、环形器和滤波器。
进一步的,所述校准T/R通道贯穿所述基板,所述校准T/R通道的正面和反面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两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校准T/R通道上设置有限幅放大器、校准SIP封装和电源分配板,所述校准T/R通道通过复用T/R通道的L波段收发变频SIP来实现校准信号收发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L波段T/R通道对外天线射频口采用SMP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L波段T/R通道收发中频接口采用小型化毛纽扣射频连接器。
进一步的,相邻腔室的四周内嵌有用于屏蔽和隔离的双层盖板。
进一步的,12路L波段T/R通道分列于基板的两侧面,一侧各6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0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