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连续的管式膜渗透汽化分离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85505.2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69/04;F28B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连续 管式膜 渗透 汽化 分离 系统 | ||
1.一种高效连续的管式膜渗透汽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一个或者多个并联设置的膜分离器以及冷凝器和真空泵;
其中,所述膜分离器包括真空容器、补热容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并联设置的渗透汽化线路;所述渗透汽化线路包括以串联或者串并混联形式连接的多个膜管束组件和补热组件,且在所述渗透汽化线路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补热组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膜管束组件;所述真空容器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补热容器与所述真空容器固定连接,且所述补热容器上设置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所述渗透汽化线路的一端通过进料管连接所述加热器、另一端通过出料管出料;
其中,所述膜管束组件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内,所述膜管束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管;所述补热组件位于所述补热容器内,所述补热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设置的补热管;且所述膜管束组件中膜管的数量与所述补热组件中补热管的数量相同以使所述膜管束组件与所述补热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冷介质管和热介质管,所述热介质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料管连接,所述冷介质管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加热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泵和冷却器,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中冷介质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热交换器中热介质管的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所述补热组件之间的所述膜管束组件设置有两个及以上时,通过连接组件串联两个及以上的所述膜管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真空容器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设置的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组件中连接管的数量与所述膜管束组件中膜管的数量相同以使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膜管束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的底面、所述补热容器的顶面均敞开,且所述真空容器的底面与所述补热容器的顶面通过隔板密封并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管束组件还包括管束板,所述管束板上设置有膜管安装孔以安装所述膜管,所述管束板通过法兰与所述真空容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渗透汽化线路中,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所述膜管束组件中并联的膜管的数量保持不变或者依次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55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的自泄爆热管
- 下一篇:气切患者用防痰液喷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