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69832.9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7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钊彬;刘学应;张安琪;何秉键;郭成涛;姚剑锋;胡群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桑基圩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坡面,坡面均匀分布有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坡面对应种植槽还转动连接有封挡组件,封挡组件用于遮挡种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
背景技术
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圩田”。桑基圩田的结构对生态功能的影响:圩田作为次生湿地,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桑基鱼塘以基面和鱼塘为栖息地,以桑、蚕、鱼为中心环节,构建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的生物链,形成水陆相互作用、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现有技术中,围堤的坡面上种植有生态绿植,当水流较大时,容易将围堤上的生态绿植及泥土冲散,从而降低了围堤上绿植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坡面,坡面均匀分布有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坡面对应种植槽还转动连接有封挡组件,封挡组件用于遮挡种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进一步,种植槽的底部均设有渗水口,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槽之间通过渗水口相连通。当水流入到种植槽内时,水流能够通过渗水口流入到上下相邻的种植槽内,从而使得坡面上的种植槽之间水流相通。
进一步,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内的渗水口与排水口相连通。种植槽内的水过多时,水能够通过渗水口流入到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内,再通过最底部种植槽内的渗水口流向排水口,并从排水口排除,避免了种植槽内水份过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进一步,坡面与封挡组件之间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坡面上,转动件的另一端与封挡组件转动连接。转动件的设置用于控制封挡组件进行转动,当水流冲击较大时,转动件控制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使得水流冲击在封挡组件上,从而保证了生态绿植的正常生长;当水流平缓时,转动件控制封挡组件打开种植槽,保证了种植槽内的生态植物能够正常照射阳光。
进一步,封挡组件包括遮挡板与限位件,限位件固定连接在遮挡板顶端靠近坡面的一侧,转动件包括转动座与L型转动臂,转动座固定连接在坡面上,转动座位于对应的种植槽的下方,L型转动臂的一端与遮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L型转动臂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通过控制L型转动臂带动遮挡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遮挡板对种植槽的遮挡及打开,限位件的设置对遮挡板的转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遮挡板压在种植槽的生态绿植上。
进一步,限位件采用L型限位板,L型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遮挡板顶端靠近坡面的一侧,遮挡板封闭种植槽时,L型限位板的另一端抵在对应种植槽上方的转动座的顶面。当水流冲击较大时,L型转动臂带动遮挡板进行转动,L型限位板的端部抵在对应种植槽上方的转动座的顶面时,遮挡板遮对应的种植槽,通过转动座与L型限位板的配合,从而起到对遮挡板的一个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9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壁挂炉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