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法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5699.7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2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会;纪良富;周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贵兴非矿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3;B01D46/00;B01D46/12;B01D46/42;B01D46/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旭 |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法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法脱硫装置,包括进气除尘装置、进料装置和脱硫塔;所述进气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除尘箱体、集尘箱、第一伺服电机、过滤组件和出气管;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粗粉碎辊、第二上滤网、精粉碎辊、第二下滤网、出料管和输料电机;所述脱硫塔包括塔体、烟气管、集料箱和排气管。可以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提高使用寿命,增加脱硫剂与烟气接触面积,还可以回收脱硫产物,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法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废气污染主要是消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灰尘,烟气脱硫技术按吸收剂和脱硫产物的状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种:湿法烟气脱硫、半干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虽然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相对成熟、脱硫效率较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会带来脱硫废水处理、烟囱“消白”等二次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烟气处理环节的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相比而言,干法脱硫技术流程简单、造价低,且处理工艺中不涉及水,可避免出现上述的诸多环境问题,因此成为目前主流的脱硫技术。
但是干法烟气脱硫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灰尘过滤滤网堵塞,脱硫剂与烟气接触不充份使脱硫效果下降,脱硫剂使用后回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干法脱硫装置。可以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提高使用寿命,增加脱硫剂与烟气接触面积,还可以回收脱硫产物,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法脱硫装置,包括进气除尘装置、进料装置和脱硫塔;
所述进气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除尘箱体、集尘箱、第一伺服电机、过滤组件和出气管;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粗粉碎辊、第二上滤网、精粉碎辊、第二下滤网、出料管和输料电机;
所述脱硫塔包括塔体、烟气管、集料箱和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体上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除尘箱体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除尘箱体的下表面与除尘箱体的上表面轴承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刷杆、刷毛和滤网,所述刷杆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刷杆下端设置有用于清扫滤网的刷毛,所述刷毛下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除尘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排灰尘的半球板,所述半球板的上端与除尘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半球板的左端为平面,右端为半球形,所述半球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除尘箱体左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箱,所述弹簧的左端与集尘箱内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所述集尘箱的下端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除尘箱体下部设置有出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箱由储料仓和进料仓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储料仓下端口径逐渐减小并固定连接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粗粉碎辊、第二上滤网、精粉碎辊和第二下滤网,所述进料仓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部设置有输料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内部竖直设置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下端与所述除尘箱的出气管通过弯管连接,所述连接处的弯管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烟气管的中部与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塔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塔体的上部侧边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塔体连接处设置于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刷杆包括上刷杆和下刷杆,所述上刷杆下端设置有上刷毛,所述上刷毛下端设置有第一上滤网,所述下刷杆下端设置有下刷毛,所述下刷毛下端设置有第一下滤网,所述第一上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一下滤网的网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下滤网的网孔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贵兴非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贵兴非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理系统及流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碳酸钙碳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