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0688.X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0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邵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芳霞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冒顶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冒顶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针对现有的冒顶救援装置在使用时,对坍塌堆积处的处理速度慢,浪费时间,且会被碎屑影响的行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滑动连接有连接转动柱,所述连接转动柱上连接有冲击头,所述冲击头上固定设置有粉碎牙,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往复轮、往复板、转动连接杆、滑动支撑板、转动套筒,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对坍塌堆积处进行处理,提高救援效率,且能大大减少碎屑对装置主体行动的影响,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冒顶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的,是矿井采掘工作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导致的,在事故发生时,需要用到救援装置对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现有的冒顶救援装置在使用时,对坍塌堆积处的处理速度慢,浪费时间,且会被碎屑影响的行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冒顶救援装置在使用时,对坍塌堆积处的处理速度慢,浪费时间,且会被碎屑影响的行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滑动连接有连接转动柱,所述连接转动柱上连接有冲击头,所述冲击头上固定设置有粉碎牙,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往复轮、往复板、转动连接杆、滑动支撑板、转动套筒,所述往复轮固定设置在连接柱上,所述往复板上固定安装有复原弹簧,所述复原弹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往复板与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杆与滑动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撑板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转动套筒固定设置在滑动支撑板上,所述连接转动柱与转动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蜗杆、蜗轮、清理辊,所述蜗杆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清理辊转动设置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清理辊与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上的螺纹牙相互啮合,所述转动轴与连接柱上均固定安装有转轮,两个转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往复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支撑板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扶手,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由于设置了往复轮、往复板、转动连接杆、滑动支撑板和转动套筒的相互配合,能使冲击头不断对坍塌堆积处进行冲击,提高救援速率。
(2)为了解决装置主体被堆积的碎屑影响行动的问题,本方案设置了蜗杆、蜗轮和清理辊,能有效的对碎屑进行处理,保证装置主体的行动。
(3)本方案由于设置了滑动杆和连接弹簧的相互配合,能在冲击头进行冲击时,对反震力进行缓解,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对坍塌堆积处进行处理,提高救援效率,且能大大减少碎屑对装置主体行动的影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的清理辊与蜗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芳霞,未经邵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0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双头数控车床弹簧夹头夹紧装置
- 下一篇:发酵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