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减振及能量回收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58696.6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肖毅新;孙轶晗;李济源;翟荣杰;李大瑞;单李阳;苏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67;F03G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能量 回收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减振及能量回收发电装置,涉及汽车减震领域,包括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远离第一活塞机构的一侧固定有联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震机构、第一活塞机构、联通机构、第一单向齿轮盘、第二单向齿轮盘、第二活塞机构、第二减震机构,由于液压油突然受到较大压力时,其阻力会变大,从而导致装置主体磨损较大,而采用了第一活塞杆、第一减震管与出气管的设计,对最开始快速产生的压力进行卸力,然后在通过后续步骤中的液压油进行再次卸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汽车减振及能量回收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汽车悬架系统对车辆行驶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及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传统的悬架来说,其具有固定的悬架刚度和阻尼系数,无法根据路况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对于注重安全舒适的当今社会,这种被动的悬架显然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但是传统的汽车悬挂通常都是独立存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坑洞时,靠近坑洞一侧的汽车悬架受到振动较大,会导致车辆振动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对靠近坑洞一侧的汽车悬架的磨损较大,不便于使用者对车辆的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汽车减振及能量回收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汽车减振及能量回收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远离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远离第一活塞机构的一侧固定有联通机构,所述联通机构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盘,所述联通机构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齿轮盘,所述联通机构的一侧位于第二导流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导流管远离联通机构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机构,所述第二活塞机构远离第三导流管的一端安装有第四导流管,所述第四导流管远离第二活塞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震机构;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减震管,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壁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壁位于挡板的下方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第一减震管远离进气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减震管,所述第二减震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油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包括有第三减震管,所述第三减震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内部设置有滤孔,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外壁与第三减震管的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联通机构包括有第四减震管,所述第四减震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三活塞板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的外壁连接有第五减震管,所述第五减震管的内壁位于第四活塞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活塞板,所述第五活塞板远离第四活塞板的一端固定有移动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二活塞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三导流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四导流管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与压力阀,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壁与第一减震管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壁与第二减震管的内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8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下一篇:电梯的绳索吊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