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炸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0579.4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7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刘孝碧;楼伟;黄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炸锅 | ||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机头,机体具有加热食材的烹饪腔,机头位于烹饪腔上方,机头设有发热元件、反射罩和下底板,反射罩与下底板之间形成环形的发热腔,发热元件位于发热腔内,下底板盖住烹饪腔,机头还设有将烹饪腔与机头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设于下底板并位于发热腔的内圈侧,机头设有隔热罩,隔热罩与下底板之间形成环绕排气通道的进风加热腔,进风加热腔与外部大气连通,下底板上设有连通进风加热腔和烹饪腔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相对发热腔位于其内圈侧,第二进风口相对发热腔位于其外圈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外锅和内锅,内锅位于外锅内,烹饪腔位于内锅中,内锅与外锅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顶端通过第二进风口与进风加热腔连通,内锅的底部设有进风孔,气流通道的底端通过进风孔与烹饪腔连通,第一进风口位于内锅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顶端与下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外锅,烹饪腔位于外锅中,烹饪腔内安装有食物架,食物架位于排气通道的正下方且高于烹饪腔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风面积小于第二进风口的通风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设于第二进风口的下方,导流板向下且向外延伸来引导气流沿外锅的内壁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设置呈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面对发热元件的表面为反射面,反射面由抛物线绕机头的轴线回转形成,抛物线方程为y2=2Px,P=10~100,发热元件位于抛物线的焦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环绕分布在排气通道的进气端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可拆卸的油烟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05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龙骨复合墙围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鼠代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