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液体绕流和滴漏的翻唇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70144.X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江雷;江海宁;董智超;周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润仿生界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A47G19/12;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赵洋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液体 滴漏 翻唇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液体绕流和滴漏的翻唇壶,包括壶身、壶盖、壶把手和壶嘴;壶嘴包括与壶身下部连接向上延伸的贯通的壶嘴本体和位于壶嘴本体出水口处上翻的上唇;上唇用于在倾倒液体时粘附液体使液体沿着上唇流出,上唇用于在回抬时使残留的液体着上唇流回至壶嘴本体,上唇用于减少本体第三边界的液体绕流和滴漏。本实用新型利用液体绕流来解决绕流问题,将普通向下弯曲壶嘴进行翻转,得到更长的向上弯曲上唇,借助该上唇促进液体发生上绕流,从而避免液体发生下绕流和滴漏,不仅加工简单,且可以抑制低表面张力和高粘度液体的绕流,非常适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液体绕流和滴漏的翻唇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特别恼人的一件事是用茶壶等容器倒水等液体的时候,液体总会贴附于壶嘴外壁流下,洒落到手或者桌子上。已知,市面上具有出液口的液体容器,如茶壶、咖啡壶、油壶,醋壶以及奶瓶等,其壶嘴一般具有同等长度的上下唇或者具有更长的向下弯曲的下唇,这些容器在倒出液体的过程中会发生绕流和滴漏,在使用这些容器转移液体的过程中或者在转移结束后,液体易绕过出液口的下唇或者悬挂在下唇上,然后沿着出液口外壁流下,进而弄脏容器外壁,倒液者的手以及桌面。
已有的解决方案:上世纪50-90年代,流体学家和数学家等提出通过增大倒液速度来抑制这种现象,但在实际生活中,倒液速度不易控制,且速度过快会造成液体迸溅等其它问题。此外,工匠们也通过将壶嘴做的细长尖锐来抑制液体的滴漏,但是该方法加工复杂,且对陶瓷,粘土等材料来说,过于锐化的壶嘴易碎。2009年,法国科学家Bocquet等人提出通过疏水化涂层修饰壶嘴下唇来抑制茶壶效应,但是该方法无法抑制低表面张力和高粘度液体的绕流,例如酒精,油,蜂蜜等。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可抑制多种液体滴漏,适用于多种材质且制备简单的容器。优化壶嘴结构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本专利所述的翻唇壶是将已有壶的壶嘴进行上下翻转,使其具有一个更长的向上弯曲的上唇,倒出的液体会沿着壶嘴的上唇流出然后发生分离,从而避免沿着下唇绕流到壶身。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修饰壶嘴下唇的曲率,浸润性等来抑制液体的下绕流。具体包括锐化下唇,或者疏液化处理下唇,这些方法存在着加工复杂,过于锐化的壶嘴易碎,疏液试剂的毒性等多种问题,且无法抑制低表面张力如乙醇,和高粘度液体如油,蜂蜜等的绕流。而这些液体的绕流无处不在,造成了大量污染和浪费,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重新设计壶嘴的喷口结构,而不仅仅是更好的修改。
现有的锐化壶嘴下唇的防滴漏技术,只能减弱倒液过程中液体的绕流和滴漏,而不能完全抑制滴漏,且在倒完液体回抬容器的时候,液体仍然会不可避免的挂到壶嘴下唇,发生滴漏,而且此方法只适用于加工金属等较硬材料,对于陶瓷,粘土,木材,玻璃等更常用的材料,锐化加工会让壶嘴易碎。此外,现有的疏水化处理壶嘴下唇的防滴漏技术虽然可以完全抑制水流滴漏,但对于低表面张力的液体如乙醇,以及粘性液体如硅油,蜂蜜等,这种方法则完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液体倒出过程中极易发生滴漏的问题,利用液体绕流来解决绕流问题,将普通的向下弯曲壶嘴进行翻转,得到更长的向上弯曲的上唇,借助该上唇促进液体发生上绕流,从而避免液体发生下绕流和滴漏,不仅加工简单,且可以抑制低表面张力和高粘度液体的绕流,非常适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液体绕流和滴漏的翻唇壶,包括壶身和设置在壶身一侧的壶嘴;
壶嘴包括与壶身下部连接向上延伸的贯通的壶嘴本体和位于壶嘴本体出水口处上翻的上唇;
壶嘴本体包括与壶身连接的本体第一边界,与上唇连接的本体第二边界,位于上唇下部的本体第三边界和位于本体第一边界、本体第二边界、本体第三边界之间贯通的本体;本体第一边界为壶嘴本体的进水口,本体第二边界和本体第三边界组成壶嘴本体的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润仿生界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超润仿生界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0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式限位传感设置智能平衡吊
- 下一篇:一种纤维板裁切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