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28835.3 | 申请日: | 202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钱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H3/10;E03B3/02;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侯俊俊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节约 功效 雨水 净化 回收 立体绿化 景观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涉及景观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景观型建筑对雨水收集后,缺少对雨水保护的机构,收集的大量雨水易被蒸发掉的问题。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建筑墙体、集水壳体和浮板,所述建筑墙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处集水壳体;所述集水壳体的右侧设置有一处给水泵;两组所述栽种壳的右侧均设置有一处输水管,且每处栽种壳的顶部左侧均转动安装有一处驱动齿轮;所述建筑墙体的左侧滑动安装有一处滑块。本实用通过三排密封柱插入到三排滤孔的内部,使集水壳体密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到集水壳体内的水上,导致雨水被蒸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
背景技术
景观建筑泛指花架、葡萄架、亭子、走廊、门楼、平台、假山水池、喷泉水景、草坪、甬路、木地板、栅栏,景观墙等,景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大量的绿化植被,具有较高的美观性。
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185801.0的专利,公开了园林绿化景观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顶端开设有空心顶,所述空心顶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轴,所述铰链轴上转动连接有隔离盖,所述隔离盖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抽水泵,所述墙体的左侧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底端与微型抽水泵之间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设置有花洒,所述墙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展示腔。该园林绿化景观墙,通过铰链轴使隔离盖进行翻转,方便将花盆主体由空心顶放入到花盆内腔内,配合多孔板达到花盆主体落入到花盆内腔内的效果,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多孔板,达到对花盆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方便将花盆上端的花枝预留在展示腔的位置,提高了景观墙的展示效果。
现有的景观型建筑在使用的时候,对雨水收集后,缺少对雨水保护的机构,在天气晴朗后,收集的大量雨水易被蒸发掉,从而导致需要使用雨水浇溉绿色植被时,雨水的量不足完成对植被的浇溉工作,并且现有的景观型建筑无法较为均匀的将收集的雨水浇溉喷洒到绿色植被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景观型建筑对雨水收集后,缺少对雨水保护的机构,收集的大量雨水易被蒸发掉,且现有的景观型建筑无法较为均匀的将收集的雨水浇灌喷洒到绿色植被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节约功效的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包括建筑墙体;所述建筑墙体为矩形结构,且建筑墙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处集水壳体,此集水壳体为矩形结构;所述集水壳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一处浮板,此集水壳体的左侧设置有一处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一处电机,这一处电机的左端设置有一处转轮;所述集水壳体的右侧设置有一处给水泵;所述建筑墙体包括:栽种壳,两组栽种壳分别设置于建筑墙体的前后两侧,且两组栽种壳为梯形结构;两组所述栽种壳的右侧均设置有一处输水管,且每处栽种壳的顶部左侧均转动安装有一处驱动齿轮;所述转轮为圆形结构;所述建筑墙体的左侧滑动安装有一处滑块,此滑块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包括:支撑杆,六处支撑杆分别设置于六处驱动齿轮的右端;喷洒管,六处喷洒管分别设置于六处支撑杆的右端,且六处喷洒管的圆周外壁上均开设有一组喷洒孔;连接水管,六处连接水管分别设置于六处喷洒管的右端,且每三处连接水管的右端均与两处输水管转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壳体包括:盖板,盖板设置于集水壳体的内部顶端,且盖板为矩形结构;滤孔,三排滤孔由前向后等距离间隔排列开设于盖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包括:分流管,分流管设置于两处输水管的顶端,且分流管为U形结构;导流管,导流管设置于分流管的左侧中间处,且导流管的左端与集水壳体右侧的给水泵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8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析专用多功能下肢运动床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脱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