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抹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0906.7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石蕾;蔡荣;王嘉东;李成;徐费皓苒;康爱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培君;王灵灵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工程施工 墙面 抹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抹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端设有移动轮,顶端设有滑杆,滑杆上滑动安装有灰室,灰室底端与升降机构相连,其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将灰室分为储灰区和密闭腔两部分,储灰区外侧设有挡板一,挡板一外侧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抹灰板,储灰区邻近挡板一的一侧安装有下灰斗,且储灰区与下灰斗之间插设有挡板二,密闭腔内设有弹簧,且其远离储灰区的一侧安装有气泵和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墙面抹灰的施工质量,同时在保证抹灰均匀的前提下,解决了墙壁顶部留白的问题,避免了后续的补灰操作,进一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抹灰工程分内抹灰和外抹灰,通常把位于室内各部位(如楼地面、顶棚、墙裙、踢脚线、内楼梯等)的抹灰叫内抹灰;把位于室外各部位(如外墙、雨棚、阳台、屋面等)的抹灰叫外抹灰。现有的建筑墙面抹灰基本采用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受施工人员技术、经验影响,难以完全达到墙面平整度要求,目前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抹灰机,但是现有的抹灰机不是价格昂贵,就是运行到顶部不能接触到天花板,导致墙壁的顶部会留有抹不到的空位,还需要后续搭脚手架进行补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抹灰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用墙面抹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设有移动轮,其顶端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一根竖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灰室,所述灰室底端与升降机构相连,其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将灰室分为储灰区和密闭腔两部分,所述储灰区远离滑块的一侧设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顶部与储灰区顶板之间预留出灰口,其外侧铰接有抹灰板,所述抹灰板倾斜设置,且其顶端通过柔性材料与挡板一顶部相连,所述储灰区邻近挡板一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连通的下灰斗,且储灰区与下灰斗之间插设有挡板二,所述密闭腔内设有弹簧,且其远离储灰区的一侧安装有气泵和排气管,所述弹簧一端与滑块相连,另一端与滑块对侧的密闭腔内壁相连,所述气泵通过进气管与密闭腔连通,所述排气管一端与密闭腔相连,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并设有控制排气管启闭的阀门。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灰室下方的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均通过连杆一与齿轮相连,两个齿轮通过连杆一延伸至远离抹灰板一侧的两根滑杆内侧位置,并与滑杆内侧设置的齿条啮合相连,所述双头电机带动齿轮沿齿条移动,进而带动灰室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抹灰板顶部两侧对应固定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铰接于储灰区顶部两侧设置的铰轴上,其顶端安装有轮子,轮子的设置可使连杆二带动抹灰板沿屋顶移动。
优选地,所述铰轴为D型轴,且其弧形轴面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连杆二与铰轴相接位置开设有与D型轴相适配的串珠状通槽,只有当连杆二通过轮子抵接到屋顶上,其倾斜角度变小时,D型轴才能在串珠状通槽上移动,保证了抹灰层的厚度。
优选地,靠近抹灰板一侧的滑杆上螺纹安装有定厚杆,定厚杆的设置方便控制墙面的抹灰层厚度,使得墙面涂抹更平整。
优选地,所述下灰斗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加料时灰料更容易流入储灰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和滑杆配合实现了抹灰板的升降操作,通过灰室内滑块和气泵的配合将灰料按设定速度传输至抹灰板上,进而配合定厚杆实现墙面的均匀抹灰,通过排气管和弹簧的设置,实现了装料时滑块的自动复位,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墙面抹灰的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0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