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71980.2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3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琦;张威振;张婉丽;李琦晖;邓杰;雷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碧水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浮游动物 样品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采集装置,属于水体微生物采集装置技术领域。该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具有孔隙的框体和设置于框体上的浮体;框体的四周开设有圆锥体的捕获口,捕获口的大口向外,小口向内,框体的底端设置有隔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采集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能耗小,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能够提高收集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微生物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是经济水产动物;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对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很多种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气候有关,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动物。许多种浮游动物是鱼、贝类的重要饵料来源,有的种类如毛虾、海蜇可作为人的食物。此外,还有不少种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裸腹溞(Moina)、剑水蚤(Cyclops)、臂尾轮虫(Brachionus)等种类一般形式优势种群。有些种类,如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hriformis)、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在毒性毒理试验中用来作为实验动物。浮游动物吃比他们更小的动植物,其实主要还是植物,光合作用是最基础的。
因此,浮游动物对环境的及其养殖业的重要性,异常突出。在科研及养殖业对其关注度也非常高。目前针对水体中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以及养殖行业对水体浮游动物的富集浓缩的装置相对较少。在科研层面主要采用200目的浮游动物滤网进行捕获,或收集水体后进行固定、浓缩沉淀后开展研究;而在养殖行业主要采用过滤浓缩法。
浮游动物按个体大小可分为:巨型浮游动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动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动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小型浮游动物。其中常见的浮游动物包括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原生动物。
轮虫类:鞍甲轮虫类体长0.2-0.6mm,世代时间1.25-7天。种类和现存量都较多,是下塘鱼苗的最佳适口食物。我国鱼池中的主要各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晶囊轮虫、疣毛轮虫、裂足轮虫、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泡轮虫和龟甲轮虫等。
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水蚤),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身体短小,一般体长0.3-3mm,视具体种类而定,如大型溞可达到4.2mm左右,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一般体长0.5-5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雌性腹部常带卵囊。变态发育。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原生动物:单细胞微型种类(0.2mm),其世代时间不到一天,种类多而现存量通常不大。我国养鱼池中以纤毛虫为主,主要种类有:筒壳虫、弹跳虫、侠盗虫、喇叭虫和钟形虫等。原生动物和轮虫的世代时间更短,繁殖更快,其种群数量通常随着营养条件的变化而波动。
由于浮游动物存在游动、大小不一、生活习性不同等特点,因此以上传统方法在对浮游动物捕获及富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一刀切”、人力、物力投入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碧水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碧水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71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件质量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