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打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29824.X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代波;荣新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鸣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14 | 分类号: | B60N3/1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林怡妏 |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打火装置,属于汽车设备领域,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T1和二极管D1,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通过将传统的锂电池供电,更换为超级电容供电,并通过升压电路能够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升高,以便于能够通过电打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打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都配备一个点烟器,是为了方便驾车人使用,尽管我们反对在车内吸烟,可这个配置却不会取消,有些高档车在后排还单独有另一个点烟器,方便后排乘员使用,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利用点烟器得到汽车的电力,各种车载附加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为驾车人带来很大的方便。随着这些东西的增多,点烟器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然而,常见的点烟器的电打火装置往往都是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电池由于长时间在车内使用,尤其是在夏天车内无人时,车内的温度较高,锂电池的特性是不能够具有耐高温,当温度过高时,导致锂电池发生鼓包,严重时,能够导致起火,从而引发车辆自燃,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电打火装置,通过将传统的锂电池供电,更换为超级电容供电,并通过升压电路能够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升高,以便于能够通过电打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打火装置,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 T1和二极管D1,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 的初级线圈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开关SW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另一端相短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2、电阻R2、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容C2和控制板LTC4053,所述USB接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控制板LTC4053 的VCC端口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 Q2的基极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板LTC4053的PROG端口与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LTC4053的BAT端口与电容C2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Q1采用的型号为D880,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为3V~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鸣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鸣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9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