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13368.X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7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汪民;王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德珑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27/02;H01F27/04;H01F27/06;H01F27/30;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包括外壳、十字形隔板,进出线定位槽和底部平行撑条,所述外壳两边各有两个定位槽,中间配一个十字形隔板用于隔离绕组,底部有便于装配的平行撑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护壳结构。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使用外壳,抗电压能力大幅度提高,避免勾线时磁环伤线,造成短路。
共模电感是由两个匝数相同并且绕制方向完全相反的线圈来构成的,现有的共模电感根据使用情况不同,需要增加外壳,主要是进行防护,增加绝缘,耐压强度等,两个线圈分别缠绕于外壳上,然后安装隔板、底板或底座并点胶固定,一般采用以人工整形方式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针对现有生产中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性价比高的新型外壳结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保留传统共模电感外壳的性能特性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优化降低成本,采用自动化来绕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外壳本体(1),十字形隔板(2),进出线定位槽(3),底部平行撑条(4),铜线绕组(5),所述共模电感外壳由两组铜线绕组(5)绕制在外壳本体(1)上,进出线经由进出线定位槽(3)固定引出,铜线绕组(5)之间由十字形隔板(2)进行隔离,通过底部平行撑条(4)进行定位装配,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
优选的,整个结构是由外壳本体、十字隔板、铜线绕组等组合而成,可以实行自动化生产,组装。
优选的,整个结构保留了一般传统共模电感的特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包括外壳、十字形隔板,进出线定位槽和底部平行撑条,所述外壳两边各有两个定位槽,中间配一个十字形隔板用于隔离绕组,底部有便于装配的平行撑条。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共模电感基础上把外壳增加进出线定位槽,隔板增加“十”字型,通过底部平行撑条进行安装定位,从而达到更方便的自动化程度,进而在保证产品的特性要求下,达到成本最小化。此结构方法的优势在于改进了外壳增加进出线槽,十字隔板进行固定,底部平行撑条进行安装,减少了以往需要手工操作点胶等步序,使产品绕线,组装自动化程度更高,可以让整个产品的人工成本降到最低。该结构相较于传统共模电感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能在最大限度的保证特性前提下,加大产品的生产效率,更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的一个结构分析说明示意图的正视图a和侧视图b。
在图1中包括有:外壳本体(1),十字形隔板(2),进出线定位槽(3),底部平行撑条(4),铜线绕组(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外壳由两组铜线绕组绕制在外壳本体上,进出线经由进出线定位槽固定引出,铜线绕组之间由十字形隔板进行隔离,通过底部平行撑条进行定位装配,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型共模电感护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德珑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德珑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3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拆装矿机结构
- 下一篇:复合式灯具的结构及使用复合式灯具的轨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