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64262.5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赵雪金;牛伟;张卓雅;孙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21/14 | 分类号: | B62D21/14;B62D61/12 |
| 代理公司: | 太原万惟新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1 | 代理人: | 黄海燕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度 可变 运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其包括车架和爬楼活动支撑机构;其中,所述车架包括:竖直支撑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半车架和右半车架;可伸缩货物放置底板,其包括一固定板和一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左半车架的底端固定,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右半车架的底端固定;电动推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沿着所述车架的横向水平设置并连接至所述活动板,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活动板展开或者收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能根据不同楼梯宽度伸缩,还能够实现平稳、高效上下楼的目的,同时不易打滑,安全性能和高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爬楼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爬楼机器人发展趋向多样化,且市面上的的爬楼机器人有星轮式、履带式、摇臂式、六足式等,且都各具自己的适用场景。虽然这些爬楼机器人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一些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星轮式爬楼机器人是由轮子的各个小轮公转爬楼,但是在爬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位打滑现象,安全性有待提高,局限性较大;履带式机器人,在爬楼时每离开上一台阶或者行进到下一级台阶时,多数会出现重心偏离而前后倾斜,并且在楼梯较为光滑时,或者斜度太大时无法使用。
而且现有的爬楼机器人均为单一尺寸设计,并不能适应于不同宽度的楼梯,如果遇到较宰的楼梯则无法使用,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能根据不同楼梯宽度伸缩,还能够实现平稳、高效上下楼的目的,同时不易打滑,安全性能和高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其包括车架和爬楼活动支撑机构;
其中,
所述车架包括:
竖直支撑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半车架和右半车架;
可伸缩货物放置底板,其包括一固定板和一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左半车架的底端固定,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右半车架的底端固定;
电动推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沿着所述车架的横向水平设置并连接至所述活动板,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活动板展开或者收回。
优选的是,所述的宽度可变的爬楼运输机器人中,所述爬楼活动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竖直方向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架上;
水平方向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方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第一活动支撑轮组,其连接在所述水平方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活动支撑轮组在所述第一竖直方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竖直支撑架上下移动,并且在所述水平方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车架前侧的第一前支撑轮组、位于所述车架后侧的第一后支撑轮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前支撑轮组和所述第一后支撑轮组之间的上连接横梁,所述第一前支撑轮组包括前支撑轮直线驱动器、第一前支撑轮驱动电机和第一前支撑轮,所述前支撑轮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并驱动所述第一前支撑轮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前支撑轮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前支撑轮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所述第一活动支撑轮组水平移动;
第二竖直方向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方向驱动机构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4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三层壁立式钢带复合管材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滑耐磨的多层胶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