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420876.3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洲灯;王攀;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3/12;E02D5/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布袋 注浆桩 施工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包括注浆管、连通于注浆管外露地基表面一端且向注浆管内送入混凝土浆液的注浆泵、套设于注浆管位于桩孔中的布袋,所述注浆管位于地基表面上方的外壁插接有封闭环块,封闭环块朝向布袋的一端开设有数个插入槽,布袋开口一端设有插入块,插入块沿注浆管长度方向插入至插入槽内,封闭环块背离注浆管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限定块,限定块可沿注浆管径向插接于插入块,限定块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插入块的限定螺丝,封闭环块连接有放置于地基表面的固定架,具备通过布袋上端在注浆管移出时还能维持一定的高度形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基加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软土地基上要进行铁路的修建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得建成后的铁路不易出现沉降的情况。而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方法为在地基土层中先通过钻机钻孔,然后再桩孔中进行加固桩的浇筑,而由于加固桩塑性较强,抗拉性能较弱,为此一般会在桩孔内进行浇筑前先放入钢筋笼,提升浇筑完成后加固桩的抗拉性能,而钢筋笼的绑扎制造较为费时间,且成本也较大,为此在一些地基加固中会使用布袋注浆桩这一新技术。
现有一种加筋布袋注浆桩施工结构,公告号为CN204282147U,包括由上至下插入桩孔内的布袋注浆管,布袋注浆管底端与桩孔底部接触;布袋注浆管由用于注入水泥浆液的注浆管和套装在注浆管外侧的土工布袋组成,注浆管底端插装入土工布袋内侧底部;注浆管与土工布袋之间通过多个绑扎丝绑扎为一体,多个绑扎丝沿注浆管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注浆管为PPR管且其侧壁上开有多个注浆孔;土工布袋的底端袋口密封或回折后通过绑扎丝扎紧,土工布袋的顶端袋口位于桩孔的孔口上方;注浆管上端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注浆泵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每次进行土工布袋最上方的一端均要通过人工将一根铁丝扭转绑扎,使得土工布袋上端不易出现漏浆的情况,但是在注浆完成后需要将铁丝取下,存在布袋位于地基表面上方的一端难以维持一定的形状高度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取出注浆管时布袋上端也能维持一定的形状高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的施工设备,包括伸入中地基中的注浆管、连通于注浆管外露地基表面一端且向注浆管内送入混凝土浆液的注浆泵、套设于注浆管位于桩孔中的布袋,所述注浆管位于地基表面上方的外壁套接有封闭环块,封闭环块朝向布袋的一端开设有数个插入槽,布袋开口一端设有插入块,插入块沿注浆管长度方向插入至插入槽内,封闭环块背离注浆管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限定块,限定块可沿注浆管径向插接于插入块,限定块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插入块的限定螺丝,封闭环块连接有放置于地基表面的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块在插入槽内受到限定块的限位固定作用,使得插入块不易脱离于插入槽,使得布袋不易远离于封闭环块,使得在注浆完成后将注浆管从布袋中取出时,布袋上端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和高度,使得布袋注浆桩位于地基表面上方的一端也能较好成型。
可选的,所述封闭环块和注浆管内壁之间存在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将注浆管移出时,注浆管表面不易和封闭环块内圈产生较大的摩擦。
可选的,所述封闭环块朝向于注浆管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数个万向滚珠,万向滚珠沿注浆管长度方向滚动连接于注浆管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注浆管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时,注浆管不易出现沿自身径向的随意移动,并且注浆管能够较为顺畅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布袋设置插入块一端外壁设有数个穿铁丝带,穿铁丝带和布袋外壁之间供同一根铁丝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一个布袋的绑扎铁丝的位置较为一致,不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0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水防触电保护器
- 下一篇:高炉并罐炉顶均压放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