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62810.3 | 申请日: | 2021-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2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韵璇;李画瑶;吉鹏;杨翠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A01G9/02;A01G24/46;B09B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孙山明 |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重金属 土壤 土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所述土壤体位于隔离栏框板中,所述土壤体中插设有若干均匀排列设置的透气管,且透气管呈竖直设置,所述透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均匀排列设置的透气孔,所述土壤体中插设有若干竖直均匀排列设置的预埋管,且预埋管中填充有土壤改良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隔离栏框板对土壤体进行外部隔离,防止污染,设置加热机构可对土壤体进行反复加热,减少土壤的挥发性污染物,设置透气管以及透气孔,提高透气性,增加土壤的活性,设置预埋管,在预埋管中填充土壤改良剂对土壤体进行改良,该结构对土壤体的改良效果更好,改良效率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建筑式的绿化景观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要求更为迫切。但随着工矿业的迅猛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g/cm3)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随着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桑叶制造,使不少重金属如铅、镉、汞等进入大气、水体或土壤中,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目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处理,采用农业状态工程措施,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繁殖特殊的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这些特殊的植物和微生物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处理时间长、见效慢,会让处理的土壤在较长时间内失去利用价值。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包括土壤体和隔离栏框板,所述土壤体位于隔离栏框板中,所述土壤体中插设有若干均匀排列设置的透气管,且透气管呈竖直设置,所述透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均匀排列设置的透气孔,所述土壤体中插设有若干竖直均匀排列设置的预埋管,且预埋管中填充有土壤改良剂,所述预埋管的侧壁开设有均匀排列设置的渗透孔,所述土壤体中设有加热机构,且隔离栏框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土壤体包括表土层,所述表土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木屑层,且木屑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有机化肥层,所述有机化肥层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石灰粉层,且石灰粉层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土层,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底土层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加热器和若干均匀排列设置的加热电芯棒,所述电加热器与隔离栏框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加热电芯棒均呈横向设置,且加热电芯棒位于底土层中,所述隔离栏框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且若干所述加热电芯棒的一端分别贯穿隔离栏框板并延伸至保护壳中,位于保护壳中所述加热电芯棒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加热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采用绝缘PVC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栏框板采用木料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栏框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加热机构和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隔离栏框板对土壤体进行外部隔离,防止污染,木屑层提高透气性,有机化肥层使重金属失去生物活性,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植物有机肥料添加剂不仅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石灰粉层能够固定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能够有效地渗入土壤孔隙,中和过量的酸,使土壤PH值快速升高,并通过形成碳酸盐沉淀进一步抑制酸。
2、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启动电加热器给加热电芯棒通电加热,可对土壤体进行反复加热,减少土壤的挥发性污染物,进一步加强了土壤的热处理效果并减少了成本和繁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2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