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劳保鞋加工用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7168.9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4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刚;牟欣荣;张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D95/02 | 分类号: | A43D95/02;A43D111/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劳保 工用 鞋面 打磨 鞋底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劳保鞋加工用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包括间歇旋转的旋转平台,旋转平台的外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鞋面上下料工位、检测工位、打磨工位和鞋底上料工位;旋转平台上沿周向设有四个夹紧装置,每个夹紧装置夹紧固定一双鞋面;随着旋转平台旋转,在鞋面上下料工位将鞋面夹紧固定在夹紧装置上,在检测工位通过检测装置检测鞋面的型号,在打磨工位通过打磨装置打磨鞋面周部,在鞋底上料工位通过鞋底上料装置将鞋底放置在鞋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鞋面自动打磨和鞋底自动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打磨时鞋面定位的精确性、牢固性,打磨效果好,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可以避免鞋子不成双现象,减少后期理顺工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劳保鞋加工用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属于鞋制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劳保鞋,能够对足部有安全防护作用的鞋。它的种类有很多,如保护足趾、防刺穿、绝缘、耐酸碱等。劳保鞋的选用应根据工作环境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防穿刺绝缘劳保鞋属于一种特殊的劳保鞋,同时具备防穿刺和绝缘性能,该种类的防穿刺绝缘劳保鞋,一般是在皮制鞋底的上面设置一层铁皮鞋底,这种劳保鞋在加工过程中,皮制鞋底的周边与鞋面周边需要胶粘在一起,而在胶粘前需要做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对鞋面与皮制鞋底粘接的周部进行打磨处理,以增加鞋面胶粘处的摩擦力,增加粘附力;二是将铁皮鞋底预先放置在打磨后的鞋面上,然而现有劳保鞋加工时,鞋面打磨一般是纯人工完成,人工打磨存在打磨不均匀,打磨效果差,劳动力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或者借助打磨装置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打磨装置存在打磨时鞋面定位不够精确,也不够牢固,使得在打磨过程中,鞋面发生位移,导致打磨不均匀,打磨效果差,影响劳保鞋的质量,并且鞋面移动过大,严重时会导致打磨事故产生,安全风险大。
另外,打磨完成后铁皮鞋底的上料通过人工一件件放在鞋面上,人工上料存在上料速度慢,上料时放置位置不准确,导致铁皮鞋底和鞋面之间不能够对齐,在后期胶黏皮制鞋底时需要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更甚者,上述劳保鞋加工时,鞋面打磨和鞋底上料时由于是人工操作,很容易会弄错一双鞋的左右脚,出现鞋子不成双现象,增加了后期理顺工序。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劳保鞋加工用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可以实现鞋面自动打磨和鞋底自动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打磨时鞋面定位的精确性、牢固性,打磨效果好,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可以避免鞋子不成双现象,减少后期理顺工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劳保鞋加工用鞋面打磨、鞋底上料一体机,包括间歇旋转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的外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鞋面上下料工位、检测工位、打磨工位和鞋底上料工位;所述旋转平台上沿周向设有四个夹紧装置,每个夹紧装置夹紧固定一双鞋面;
随着旋转平台旋转,在鞋面上下料工位将鞋面夹紧固定在夹紧装置上,在检测工位通过检测装置检测鞋面的型号,在打磨工位通过打磨装置打磨鞋面周部,在鞋底上料工位通过鞋底上料装置将鞋底放置在鞋面上。
进一步地,每个夹紧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夹紧卡爪,所述夹紧卡爪的中部通过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
每个夹紧卡爪的下端设有一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有凸轮滑块,所述凸轮滑块为锥形结构,所述凸轮滑块与轴承之间接触设置,所述凸轮滑块通过气缸带动上下移动,使夹紧卡爪向外张开或者向内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头组件;所述打磨头组件包括磨头,所述磨头连接在马达上,所述马达固定在马达固定座上,所述马达固定座通过连接轴连接在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与机器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7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负游隙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电动上料提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