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99234.2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汪财源;马功民;徐元成;张亮;吴保德;王冰如;董亮亮;刘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 地址: | 030053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作业 梯车用 两用 车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解决了现有接触网作业梯车的车轮更换操作耽误工时、易遗失工机具、安装牢固性无法保证的问题。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包括第I连接板,第I连接板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第I支撑杆,第I支撑杆的前部外侧套设有第I轴承,第I轴承的外圈外侧固定套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三个角部均设置有第II支撑杆,每根第II支撑杆的前部外侧均套设有第II轴承;金属梯车车轮与两个尼龙梯车车轮分别固定套接于三个第II轴承的外圈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作业梯车车轮的便捷转换,有效提高了作业梯车车轮的转换效率,有效提高了作业梯车使用时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施工用车轮装置,具体是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作业梯车是铁路施工中常用的工具,现有的接触网作业梯车的车轮的材质有绝缘材质和金属材质两种,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施工需求对两种材质的车轮进行更换。
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接触网作业梯车的车轮更换操作存在以下问题:更换时需要将梯车放倒并抬离轨道,再拆卸原有车轮,安装新车轮,该拆装过程会耽误大量工时,组装时易遗失工机具,且频繁更换易导致安装牢固性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接触网作业梯车的车轮更换操作耽误工时、易遗失工机具、安装牢固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包括尼龙梯车车轮和金属梯车车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作业梯车底部的横向直立的第I连接板,第I连接板的前表面中部沿纵向设置有后端与其固定的圆柱形的第I支撑杆,第I支撑杆的前部外侧套设有内圈与其固定套接的第I轴承,第I轴承的外圈外侧固定套设有三角状的横向直立的调节板,调节板的三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后部与其固定连接的圆柱形的第II支撑杆,每根第II支撑杆的前部外侧均套设有内圈与其固定套接的第II轴承;所述尼龙梯车车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金属梯车车轮的数量为一个,金属梯车车轮与两个尼龙梯车车轮分别固定套接于三个第II轴承的外圈的外部。
进一步地,位于作业梯车底部的横向连接梁的前侧固定有横向直立的第II连接板,第I连接板与第II连接板通过四个矩形分布的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三个边部均呈向内凹陷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三个角部均开设有螺孔,每根第II支撑杆的后端部均一体固定有前表面紧密贴合于调节板后表面且尺寸大于螺孔的六边形限位板;每根第II支撑杆的侧壁前部均呈光滑面、侧壁后部均设置有与螺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II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于第II支撑杆的侧壁前部。
进一步地,位于作业梯车底部的横向连接梁与第II连接板、第I连接板与第I支撑杆均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作业梯车车轮的便捷转换,而且省去了将作业梯车放倒并抬离轨道、拆卸原有车轮、安装新车轮的步骤,有效提高了作业梯车车轮的转换效率,避免了频繁更换操作中工机具的遗失,同时避免了频繁更换引起的安装牢固性无法保证的问题,同时支撑稳固,易于维护,能够实现各结构的独立更换,维护成本低,进一步的,有效提高了作业梯车使用时的稳定性,降低了作业梯车使用中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易、实用性强、安全性能优异的优点,能够适应不同施工要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走于无轨道电路区段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行走于有轨道电路区段时的状态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9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