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89401.5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亮;崔言继;孙伟;段靖海;杨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陈文云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式钢绞线穿 束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属于钢绞线穿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包括若干组套筒,与套筒一一对应的楔形夹片,以及一端部分别与若干组套筒相连接的牵引索;套筒包括两端贯通的筒本体,沿平行于筒本体轴线方向设置在筒本体一端的牵引杆,以及开设在牵引杆上的穿线孔;楔形夹片包括卷曲设置、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隔的楔形塞片,楔形塞片外壁与筒本体内壁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避免因焊接产生钢绞线电弧烧伤、结构及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
背景技术
挂篮法现浇梁钢绞线穿束作业面受限,穿束机难以操作,传统方法将成束钢绞线端部焊接整体穿束,钢绞线焊接通电后易产生电弧,烧伤钢绞线,造成预应力张拉时脆断,存在很大的安全及质量隐患,不符合规范要求,目前尚没有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因焊接产生钢绞线电弧烧伤、结构及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的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自锚式钢绞线穿束装置,其中,包括若干组套筒,与所述套筒一一对应的楔形夹片,以及一端部分别与若干组所述套筒相连接的牵引索;
所述套筒包括两端贯通的筒本体,沿平行于所述筒本体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筒本体一端的牵引杆,以及开设在所述牵引杆上的穿线孔;
所述楔形夹片包括卷曲设置、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隔的楔形塞片,所述楔形塞片外壁与所述筒本体内壁相配合,使用时,间隔宽度随楔形夹片与套筒之间相配合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使用时,将待穿束的钢绞线分成若干组,且若干组钢绞线的待穿束端部沿穿束方向依次排列,方便装置与钢绞线相连接,且可牵引钢绞线穿束于外管内;具体的,将钢绞线一端贯穿筒本体,且钢绞线相对应的端部位于筒本体设置索引杆的一端外,楔形夹片塞紧于钢绞线与筒本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内,通过穿线孔将套筒与牵引索一端相连,在牵引索另一端施力,即可拉动若干组套筒带动钢绞线前进,即可实现钢绞线穿束于外管内,解决了焊接易引起钢绞线产生电弧烧伤的问题,且装置可重复利用,设计简单易加工,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筒本体设置所述牵引杆端部的内径大于相对另一端部的内径,所述楔形夹片与所述套筒相配合时,由设有所述牵引杆的所述套筒的端部进行拆装,使用时,钢绞线相对应端部由筒本体内径较小的端部穿入筒本体,将楔形夹片由筒本体内径较大的端部与筒本体进行塞紧配合,在牵引时,楔形夹片对钢绞线可进一步收紧,保证穿束过程中钢绞线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套筒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筒本体端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筒本体同一端,所述楔形夹片一端的厚度小于其相对另一端的厚度,所述楔形夹片较厚端部的外径大于其较薄端部的外径,所述楔形夹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楔形塞片较厚端部外壁上、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当凸块与凹槽相配合时,凸块外侧面凸出于筒本体外侧面,方便在穿束完毕后拆卸楔形夹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筒本体开设所述凹槽端部的内径大于其相对另一端部的内径,楔形夹片与套筒之间相配合长度增加时进一步增加装置对钢绞线的收紧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筒本体横截面外径相等,方便筒本体在外管内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焊接易引起钢绞线产生电弧烧伤的问题,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成本低,且可重复利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9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