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净化沉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61820.3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淑媛;田家佳;杨蔚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净化 装置 | ||
1.一种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排沿河流方向间隔布置在河道内的用于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和沉沙处理的仿生水草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排仿生水草帘包括:
左、右桩基,所述左、右桩基分别对称打设在河道的左、右侧;
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左桩基的桩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右桩基的桩顶连接;
若干浮球,所述若干浮球沿长度方向间隔绑扎在所述连接绳索上;
若干仿生水草生物绳,所述若干仿生水草生物绳的上端分别对应地与所述若干浮球连接;以及
若干配重块,所述若干配重块分别对应地与所述若干仿生水草生物绳的下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桩基为木桩、混凝土方桩或钢管桩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桩基的桩顶高于河道常水位,所述左、右桩基的入土深度满足仿生水草帘能够安全稳定固定在河道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桩基在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下的位置处开设有孔,方便所述连接绳索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浮球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空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仿生水草生物绳的长度与其所在区域的河道深度保持一致,相邻的两根仿生水草生物绳之间的距离为0.1m~0.2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排仿生水草帘之间的距离为0.5m~1.5m,相邻的两排仿生水草帘中的仿生水草生物绳呈交错间隔布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水草生物绳为丙纶混改性生物绳。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配重块的顶面上预留有用于方便与所述仿生水草生物绳的下端连接的钢筋弯头。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底部上位于所述若干排仿生水草帘的下方构筑有干砌石护底结构,并在所述干砌石护底结构上沿河流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排泥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泥槽的深度为0.4m~0.6m。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河道的左、右侧边坡上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下的位置处构筑有左、右干砌块石护坡结构,在河道的左、右侧边坡上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上及附近的位置处构筑有左、右台阶踏步护坡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干砌块石护坡结构与所述干砌块石护底结构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格梗结构,在所述左干砌块石护坡结构与左台阶踏步护坡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和所述右干砌块石护坡结构与右台阶踏步护坡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格梗结构,在所述左、右台阶踏步护坡结构的上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格梗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净化沉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底部及其左、右侧边坡上分别铺设有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18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驱动桥湿式制动器活塞回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展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