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36531.8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剑琼 |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 地址: | 065007 河北省廊坊市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钻井 安全带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索上的悬挂吊杆,悬挂吊杆底部设置有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平台护栏,检测平台的侧壁上还呈圆周阵列设置有用于使其支撑于钻井内壁上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弹性机构。该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在检测平台位于钻井内时,通过检测平台侧壁上呈圆周阵列设置的液压杆主体将伸缩轴杆向外侧伸展,并使伸缩轴杆上设置的支撑滚轮贴合于钻井内壁,同时在伸缩轴杆与支撑滚轮之间设置的弹性机构可以使支撑滚轮紧密贴合于钻井内壁,防止出现支撑滚轮与钻井内壁之间连接度不足,或是伸缩轴杆对支撑滚轮施加的作用力过大导致其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是利用石油钻井设备从地面开始沿设计轨道钻穿多套地层到达预定目的层(油气层或可能油气层),形成油气采出或注入所需流体(水、气、汽)的稳定通道(即油气井),便于工作人员的取心、录井、测井和测试工作,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取得勘探、开发和钻井所需各种信息。
根据专利号CN211798359U公开的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承载底板和手托柄,所述承载底板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通过转轴安装脚轮架,所述脚轮架上开设有一号插销槽,且承载底板两侧均开设有与一号插销槽对应的二号插销槽,所述承载底板顶部焊接立板,且立板一侧两端均焊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一号铰接轴安装立管,且立管一侧焊接连接块,所述安装板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电动液压推杆,且电动液压推杆一侧输出端通过二号铰接轴与连接块相铰接,所述立管顶端焊接圆柱形固定块,且圆柱形固定块两侧均焊接挂环。其主要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载底板两侧设置脚轮架和脚轮,并配套设置手托柄,从而人员可以手拉手托柄,使用脚轮将装置移动到预定地点,方便快捷,在使用时人员抬起承载底板,并抽出一号插销槽和二号插销槽内的插销,以促使承载底板直接接触地面,此时条形凸起可以嵌设入地面内,进而提高承载底板支撑立管的稳定性,该种连接方式脚轮架和脚轮收放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推杆和蓄电盒,从而电动液压推杆可以推动立管在安装板之间竖起或放下,自动化程度高,进而减轻了使用人员工作强度。
但是现有的安全带悬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其多为安装在吊索上,所以很容易发生晃动,尤其是在钻井内时,很容易与钻井内壁产生摩擦和碰撞,导致工作人员难以保持平衡,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还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而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安装于吊索上的悬挂吊杆,所述悬挂吊杆底部设置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平台护栏,所述检测平台的侧壁上还呈圆周阵列设置有用于使其支撑于钻井内壁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弹性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液压杆主体和伸缩轴杆,所述检测平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凹槽,所述液压杆主体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伸缩轴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液压杆主体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活动轴杆,所述伸缩轴杆内开设有复位腔,所述活动轴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复位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活动轴杆位于所述液压杆主体外部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复位块,所述复位块活动设置于复位腔内,并安装于活动轴杆位于所述复位腔内的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复位块的侧壁上,并活动插接于所述复位腔内壁上呈圆周阵列开设的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于所述复位腔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剑琼,未经刘剑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6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
- 下一篇:一种PA6塑料检测用拉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