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缆井下直读压力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22971.8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安;师伟;孙志国;盖天宇;王睿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直读 压力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缆井下直读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管式压力计、下井承压式射频线圈、抽油杆组,所述管式压力计套设在磕头机井抽油泵泵座之上的油管上,所述抽油杆组贯穿设置在油管内,并且在与管式压力计对应的位置设置下井承压式射频线圈,所述下井承压式射频线圈与管式压力计通过磁感应进行信号交换,所述抽油杆组的上端通过软连线与地面控制器连接,下端与深井泵泵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方式实现井下压力温度参数的长期实时监测,施工工艺简单,只是在常规修井施工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可通电式抽油杆通电及绝缘性能地面检测,施工过程无需专业人员指导,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压力实时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缆井下直读压力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抽油井以及煤层气井对井下压力实时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油井煤层气井对井下压力长期实时监测主要有两种:
1、电缆+直接读压力计方案,施工方式为电缆捆绑于油管外壁或环空吊装测试。
2、电缆+无线回放仪+无线压力计,施工方式为电缆捆绑于油管外壁或环空吊装测试。
以上两种监测技术,井下压力计与地面控制仪之间都是以电缆作为相互交换信息和数据的介质,电缆均在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内布置。
永久式电缆直读压力监测技术,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内直读压力计安装于抽油井抽油泵下部某一深度,地面控制仪与直读压力计以过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电缆为供电和交换数据信息的介质。
永久式电缆直读压力监测技术,井下安装直读压力计与电缆连接后,直读压力通常固定在油管外壁或油管内部,将电缆固定于油管外壁。
特殊压力短期内压力监测测试场景下因测试监测管串中有封隔器存在采用无线压力计+无线回放仪+电缆方式测试,电缆也是通过环空将无线回放仪下放至采油管串中设置的封隔器以下的某一位置,或者是将无线回放仪安装固定于抽油泵与封隔器之间的油管外壁。
现有的井下压力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1、电缆+直接读压力计方案,施工方式为电缆捆绑于油管外壁或环空吊装测试。
2、电缆+无线回放仪+无线压力计,施工方式为电缆捆绑于油管外壁或环空吊装测试。
电缆捆绑固定于油管外壁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下放油管过程中,每下一根油管则需要将电缆利用扎带捆绑固定在油管外壁,在油管接箍处需加装电缆保护器对电缆进行一定的保护,施工效率低、难度大。
2、在施工中发生电缆损伤、长期测试中井液内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物质对电缆也会进行腐蚀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系统的寿命。
3、施工中所用扎带、电缆不能重复使用,大大增加维护成本。
环空下放吊测试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因油井气井油管与套管环形空间有限、井斜以及电缆缠绕油管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甚至无法施工。
2、油井油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电缆下放压力计或无线回放仪时会发生电缆在油管缠绕问题,压力监测中油管蠕动会发生与电缆挤压使的电缆绝缘失效,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系统使用寿命。
3、井液内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对电缆也会进行腐蚀,当电缆被腐蚀断以后就会发生电缆和仪器落井事故,需要对落物进行打捞作业,增加油气田的生产成本。
4、无线压力计使用电池供电,电池使用寿命有限,无法真正实现井下长期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缆井下直读压力监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大泽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2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式储液罐
- 下一篇:用于机电一体化煤炭智能化带式输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