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03338.4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义;郭智;崔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鑫贤炭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02 | 分类号: | F16J15/02;F16J15/10;F16F15/08;F27B14/0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弘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8 | 代理人: | 赵宏伟 |
| 地址: | 032000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煅烧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硅胶块,且盖板远离硅胶块的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若干组支撑杆,相邻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活动安装支杆,且相邻两组支撑杆相互靠近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两组减震弹簧,所述相邻两组支撑杆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橡胶垫,且四组橡胶垫的前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表面均固定安装两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滑块。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可有效的对外力进行缓冲,使其具备减震效果,很好的避免密封结构因外力倾斜导致气泄露的可能,同时也增强其耐磨性,对外部的剐蹭具有较好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罐式煅烧炉主要是指在固定的料罐中实现对炭素材料的间接加热,使之完成煅烧过程的热工设备,凭借其受热充分、氧化损失少和煅烧焦质量灯有点,备受各大工厂所喜爱。
传统的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易使密封结构发生倾斜,导致其内部其他泄露,极大的影响了其使用的密封性能,同时密封结构的外表面也易受到剐蹭,使其防护能力减弱,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硅胶块,且盖板远离硅胶块的一侧外壁活动安装有若干组支撑杆,相邻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外壁位置之间活动安装有支杆,且相邻两组支撑杆相互靠近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弹簧,所述相邻两组支撑杆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且四组橡胶垫的前表面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盖板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两组滑槽,且板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板体通过凹槽活动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架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若干组金属丝,且若干组金属丝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拉手。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硅胶块垂直分布,且硅胶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相邻两组支撑杆通过支杆活动连接,且两组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角度范围在十五度至六十五度。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减震弹簧水平分布,且板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
优选的,所述板体和盖板水平分布,且滑块位于滑槽内部。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金属丝交错分布,且压条位于固定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支撑杆通过减震弹簧和支杆活动连接,在有外力作用时,板体将受力传递至支撑杆上,使得支撑板受力上下进行运动,并且使其两者之间的夹角减小,从而挤压两者之间的减震弹簧,使得减震弹簧受力产生缩短,而减震弹簧短后的反作用力将再次作用于支撑板,带动其回至原位从而保持密封结构的稳定,在支撑板带动板体进行移动时,板体上的连接杆将通过滑块沿滑槽进行移动,从而有效的限定了板体的运动轨迹,使其在进行减震处理时不产生偏移。
2、可直接拉动固定架,使其受力沿凹槽滑动抽出,即可握住拉手用力将压条通过固定槽抽出,此时固定架和金属丝将失去固定连接结构,可直接对金属丝进行更换和维护,从而增加其密封结构整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罐式煅烧炉密封结构中的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鑫贤炭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鑫贤炭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3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