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钢渣辊压破碎风冷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01023.5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祥 |
| 主分类号: | B02C4/12 | 分类号: | B02C4/12;C21B3/06;C21B3/08;F27D17/00;F22B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 地址: | 06600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钢渣 破碎 风冷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钢渣辊压破碎风冷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低温钢渣上料装置、高温钢渣倾翻装置、辊压破碎机、链板式输送机、冷却上料装置、单筒冷却机、鼓风机、链板输送装置、引风机、旋风除尘器、余热锅炉和除尘装置;所述的低温钢渣上料装置设于辊压破碎机的一侧上方,所述的高温钢渣倾翻装置位于低温钢渣上料装置的下方;所述的链板式输送机一端与辊压破碎机的下侧相连接,一端与冷却上料装置相连接,钢渣通过链板式输送机输送到冷却上料装置;所述的冷却上料装置设于单筒冷却机的一侧上方,并与单筒冷却机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钢渣余热的有效利用,减少烟气排放,并满足环保的要求,对降低钢铁企业综合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钢渣辊压破碎风冷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每年钢产量超过8亿吨,每生产一吨钢约产生钢渣150~200kg,我国钢渣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钢渣中含有铁金属资源以及硅酸钙等无机材料两种类型的资源,具备资源化利用的物质属性。长期以来,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资源十分紧缺。我国钢渣可望回收铁资源近2000万吨,无机材料达8000余万吨,具有重大的资源回收价值意义。
钢渣中金属铁和无机材料资源的高效回收首先要进行破碎分离,再采用磁选等方式实现两类物料的分离,从而得到针对性的资源化利用。钢渣的预处理工艺是钢渣的破碎磁选处理的前提条件,通过高温条件下的预处理实现钢渣更加高效的破碎筛分磁选。目前钢渣的预处理工艺有热闷法、热泼法、滚筒法、风淬法等生产工艺,热泼法生产方式落后,处理过程简单粗放,存在环境污染严重,金属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应尽快淘汰;滚筒法仅适用于流动性好的液态钢渣,钢渣处理率不到50%,且装备运行成本高,故障高,目前仅用于宝钢系内少数钢铁企业;风淬法采用采用大风量将液态钢渣吹散冷却成细小颗粒,仅适用于液态钢渣的处理,且钢金属铁资源回收率低,国内仅马钢有一套风淬装备。
国内主要钢渣处理方法为热闷法,分为池式热闷和有压热闷两种工艺。池式热闷法采用工程机械化操作的工艺方法,即使用挖掘机对倒入热闷池的高温钢渣进行扒渣破碎,需要进一步提高装备化水平和环境排放。有压热闷方式采用机械化的辊压破碎机对高温钢渣进行破碎,投资相对较高,密闭性差且破碎过程采用水冷方式无法进行余热回收。钢渣出渣温度高达1400°-1600℃,吨渣热值超过40kg标煤,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余热资源。我国钢渣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若其中余热资源全部回收利用可望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具有巨大的经济市场空间。国内外针对风淬钢渣余热回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室及工业化中试试验研究,但往往因方法不当,铁资源的回收率低,生产不连续,综合经济效益差而无法生产应用。此外还有采用冶炼渣冷却产生水蒸气或热水进行换热利用,但余热利用率低,不具备工业化运行的经济条件。针对现有钢渣处理工艺及装备占地空间大,系统投资高,余热无法回收利用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钢渣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钢渣辊压破碎风冷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祥,未经王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1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加工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联轴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