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78277.X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罗向龙;梁颖宗;陈健勇;杨智;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13/00;F22B33/18;F25B15/06;F25B21/02;F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燃煤 发电 运行 系统 | ||
1.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子系统(1),循环子系统(2)、吸收式制冷子系统(3)和热电制冷子系统(4);
所述锅炉子系统包括省煤器(16)和喷射器(19);
所述循环子系统包括旁路回热器(201)、高温回热器(203)、低温回热器(205)、冷却器(208)、支流工质泵(213)、主流工质泵(215)、旁路预热器(216)、一级主压缩机(217)、二级主压缩机(218)、再压缩机(219)、低压透平(220)、中压透平(221)和高压透平(222);
所述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包括热罐(312)和冷罐(309);
所述热电制冷子系统包括热端储热模块(401)和冷端储冷模块(403);
所述低压透平(220)的出口连接第一三通阀门(202)的B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门(202)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旁路回热器(201)和第二三通阀门(209)的A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门(202)的C接口依次连接所述高温回热器(203)、低温回热器(205)和第二三通阀门(209)的B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门(209)的C接口连接第三三通阀门(313)的B接口,所述第三三通阀门(313)的C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热罐(312)和第四三通阀门(314)的C接口,所述第三三通阀门(313)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热端储热模块(401)和第四三通阀门(314)的A接口,所述第四三通阀门(314) 的B接口连接第五三通阀门(207)的C接口,所述第五三通阀门(207)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再压缩机(219)和第六三通阀门(204)的B接口,所述第五三通阀门(207)的B接口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器(208)和第七三通阀门(210)的A接口,所述第七三通阀门(210)的B接口依次连接所述一级主压缩机(217)、旁路预热器(216)、二级主压缩机(218)、第八三通阀门(206)的A接口,所述第七三通阀门(210)的C接口依次连接第九三通阀门(311)的A、C接口、所述冷罐(309)、第十三通阀门(310)的A、B接口、第十一三通阀门(214)的B、C接口、支流工质泵(213)、第十二三通阀门(212)的C、B接口、旁路预热器(216)、第十三三通阀门(211)A、C接口、旁路回热器(201)、省煤器(16)和喷射器(19);所述第九三通阀门(311)的B接口依次连接所述冷端储冷模块(403)和第十三通阀门(310)的C接口,所述第十一三通阀门(214)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主流工质泵(215)和第八三通阀门(206)的B接口,所述第八三通阀门(206)的C接口依次连接低温回热器(205)、再压缩机(219)和第六三通阀门(204)的C接口,所述第六三通阀门(204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高温回热器(203)和锅炉子系统,所述锅炉子系统分别连接所述高压透平(222)、中压透平(221)和低压透平(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子系统(1)还包括有冷却壁(11)、再热壁(12)、过热器(13)、高温再热器(14)和低温再热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三通阀门(204)的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高温回热器(203)、冷却壁(11)、过热器(13)、高压透平(222)、低温再热器(15)、再热壁(12)、中压透平(221)、喷射器(19)、高温再热器(14)和低压透平(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子系统(1)还包括有空气预热器(17)和烟气吸收器(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燃煤发电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十四三通阀门(405)和第十五三通阀门(406),所述第十四三通阀门(405)和第十五三通阀门(406)的B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烟气吸收器(18)的输出口和输入口,所述第十四三通阀门(405)的A、C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热端储热模块(401)和热罐(312)的输入口,所述第十五三通阀门(406)的A、C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热端储热模块(401)和热罐(312)的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82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工质多级循环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光氧活性炭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