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监理专用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56084.4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圣世蓝宇节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 |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监理 专用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监理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尤其涉及环境数据采集领域。现有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实现视图可视化功能,无法对环境数据采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且数据传输采用端口传输或者效率低的远程传输,操作复杂的问题,包括:监控管理系统平台,监控管理系统平台下属设有系统设定模块、传感器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事件日志模块,系统设定模块下属设有区域设定模块、用户设定模块和监控集群设定模块。与原有的监测系统相比,系统可以实现大范围、准确的环境监测,用户可以实时的看到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并进行数据存储可以随时调取,操作方便,节省人工采集分析数据的成本,系统还可通过搭建平台,直接在用户手机上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数据采集领域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监理专用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是对环境各种参数进行采集,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计算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将数据按要求进行显示或打印。该系统分为两部分:客户端(终端),服务器。客户端实现环境数据的采集并无线传输,服务器则对客户端上传的数据进行保存并实现对多客户的并发服务。
现有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实现视图可视化功能,仅能查看数据分析的最后结果和报告,无法对环境数据采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且数据传输采用端口传输或者效率低的远程传输,操作复杂,端口传输需要人为进行操作,十分麻烦,而效率低的远程传输,传输效率低,经常报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理专用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实现视图可视化功能,仅能查看数据分析的最后结果和报告,无法对环境数据采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且数据传输采用端口传输或者效率低的远程传输,操作复杂,端口传输需要人为进行操作,十分麻烦,而效率低的远程传输,传输效率低,经常报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监理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所述监控管理系统平台下属设有系统设定模块、传感器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事件日志模块,所述系统设定模块下属设有区域设定模块、用户设定模块和监控集群设定模块,所述传感器监测模块下属设有原数据记录管理模块、监控系统可视化视图管理模块和监控控制管理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下属设有监控数据分类汇总模块和数据预测分析模块,所述事件日志模块下属设有系统异常信息管理模块、维护管理信息模块和系统日志管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监测模块位于每一个待监测节点处,且传感器监测模块的数量共设有若干个。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监测模块固定连接有电源管理器,所述电源管理器控制连接有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器和无线发射/接收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接收的数据传输至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无线发射/接收器的数据可相互传输。
优选地,所述监控管理系统平台的数据传输模式均采用以ZigBee无线通讯协议为基础的无线环境感知传输模式,所述传感器采用带有ZigBee硬件通信功能的低功耗传输硬件和温湿度传感组件构成。
优选地,所述监控管理系统平台的硬件芯片采用TI公司推出的CC2430芯片方案,且监控管理系统平台采用JAVA系统搭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圣世蓝宇节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圣世蓝宇节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6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防火锁盒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钢衬玻璃活动弯头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