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805442.9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储;刘帅;杨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赛塔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杨钦祥 |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电气设备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其包括:节点单元以及汇总单元;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设有与电气设备连接的节点单元和汇总单元,节点单元与电气设备电连接,采集电气设备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多个节点单元与汇总单元通信连接,将获取的数据汇总后发送到互联网,工作人员通过接入互联网的智能终端查看数据,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监视。工作人员通过接入互联网的智能终端监视设备的运行,工作环境大为降低,设备运行的关键指标电压、电流被采集送入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可以从中挖掘,发现潜在隐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气系统中对发电设备、用电设备等设备的统称,在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有四点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一是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二是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三是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四是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在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生产设备经常会发生无故障停机的状况,无故障停机的原因可能是电压不稳、接触不良、电器元件老化等,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因其故障点不锁定的原因,需要对照程序、图纸将其可能的故障点逐一排除,因涉及的故障点较多,排查过程中需使用较长时间,严重影响生产作业效率。当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发生故障时,现有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无法对电气设备内部结构直接进行检测,需人工进行对电气设备拆卸,过程复杂,同时也会对电气设备本身造成,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现有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没有测电装置,使检测工人极易发生触电现象,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潜在隐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设备检测装置,包括:节点单元以及汇总单元;
所述节点单元包括: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节点控制模块以及第一通信模块,所述汇总单元包括:汇总控制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以及第三通信模块;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节点单元连接电气设备的设备电流数据,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节点单元连接电气设备的设备电压数据,所述节点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电流数据以及所述设备电压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汇总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发送来自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所述设备电流数据以及所述设备电压数据;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以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节点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以及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汇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三通信模块为互联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电流数据以及所述设备电压数据生成设备电能消耗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赛塔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赛塔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54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