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47476.7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4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江;马广斌;徐梦南;肖建东;司则通;安鑫;孙慧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18;E04G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宋元松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挑式 移动 操作 | ||
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架,包括架体、第一围栏、可制动滚轮、配重框、爬梯、悬挑架、第二围栏和千斤顶;架体顶部设有第一平台板和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设在架体的顶部转角处,第一围栏的底部插接在第一套筒中;悬挑架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外侧面上部,且悬挑架沿横向可调;悬挑架外侧边上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围栏沿着悬挑架的边缘设置;第二围栏的内端横向可调连接在第一围栏上;配重框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底部,且配重框沿横向可调;配重框中放有配重块,配重框的底部设有轮子;架体的下部设有支撑板;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操作架搭设和拆除所暂用空间大、时间长、极易影响其他专业施工以及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架。
背景技术
抹灰施工、贴砖施工、涂料施工、铝板支架焊接及安装等高处作业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得使用到操作架,然而对于悬挑结构的侧壁抹灰施工、贴砖施工、涂料施工、铝板支架焊接及安装等高处作业,传统的方法是搭设施工操作架,而搭设操作架对于高层建筑将耗费的大量材料及人工,且操作架搭设和拆除所暂用空间大、时间长,极易影响其他专业施工,亟需改进的一种操作架,来解决悬挑结构的侧壁抹灰施工、贴砖施工、涂料施工、铝板支架焊接及安装等高处作业的施工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架,要解决传统的操作架搭设和拆除所暂用空间大、时间长、极易影响其他专业施工以及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式移动操作架,包括有架体;还包括有第一围栏、可制动滚轮、配重框、爬梯、悬挑架、第二围栏和千斤顶;所述架体顶部设有第一平台板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架体的顶部转角处;所述第一围栏沿着架体的前后边缘和内侧边缘通长设置,并且第一围栏的底部插接在第一套筒中;所述爬梯设置在架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悬挑架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外侧面上部,并且悬挑架沿横向可调;在悬挑架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平台板,在悬挑架外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套筒,在悬挑架的底部与架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斜撑;所述第二围栏沿着悬挑架的前后边缘和外侧边缘通长设置,并且第二围栏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套筒中;所述第二围栏的内端横向可调连接在第一围栏上;所述可制动滚轮连接在架体的底部、对应四个转角位置处;所述配重框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底部,并且配重框沿横向可调;所述配重框中放置有配重块,配重框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架体的下部、位于四个转角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有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一纵杆;所述第一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一纵杆共同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在第一立杆与第一横杆围成的矩形格中以及第一立杆与第一纵杆围成的矩形格中分别设置有剪刀撑。
优选的,所述配重框的水平切面呈矩形,在配重框的前后侧、沿着顶部侧边分别设置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呈倒置的L形,且搭接板的横板段端部与配重框固定连接;所述搭接板与配重框共同围成滑槽;所述架体底部的第一横杆嵌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顶部、对应悬挑架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悬挑架呈卧置的U形,包括有横边和纵边; 所述横边沿横向可调连接在架体上的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栏包括有第三立杆、第三横杆和第三纵杆;所述第三立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套筒中;所述第三横杆连接在横向相邻的第三立杆之间;所述第三纵杆连接在内侧纵向相邻的第三立杆之间;所述第二围栏包括有第二立杆、第二横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二套筒中;所述第三纵杆连接在外侧纵向相邻的第三立杆之间;所述第二横杆连接在横向相邻的第三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并且第二横杆的内端与第三立杆沿横向可调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7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