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38597.5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柱;郭选斌;崔徐红;蔡梨生;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津市华源燃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28D7/08;F28F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 地址: | 0433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含油 废水 中的 发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包括冷却器、废液储槽、吸附罐、废水管、冷却水循环管,冷却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废液储槽相连,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与第二进口相连,出水端与第二出口相连,第二进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第二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吸附罐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和第三出口相连接,第三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的一端,吸附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进口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解决了目前焦炉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严重污染环境,排放异味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焦碳的主要生产地,而焦炉气是煤焦化过程副产而得到的可燃性气体(即焦碳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气的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煤质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每吨干煤可以副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
焦炉气的综合利用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有大小焦化企业2000多家,据中国炼焦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中国炼焦4.7亿吨,产生的焦炉煤气达到1645亿m3,除去回炉煤气加热外,可利用量约900亿m3,焦炉气燃烧排放或直接排放,既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焦炉气主要用来合成甲醇、LNG、液氨等,但焦炉气中含有焦油、萘等杂质须在合成工艺之前除掉,传统的工艺是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焦油、萘,在吸附饱和以后利用蒸汽进行再生,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含油废水排至废液储槽,再由废液泵排至界外。在此过程中,含油废水会产生大量焦油、萘等杂质挥发气排至现场,造成现场异味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解决了目前焦炉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严重污染环境,排放异味过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器、废液储槽、吸附罐、废水管、冷却水循环管,所述冷却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废液储槽相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第二进口相连接,所述出水端与第二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进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所述第二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和第三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的一端,所述废水管分别与第一进口和第一管路相连接,所述废液储槽与去污水系统连接,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进口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第一出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内设有扁管,所述扁管呈层状设置,所述扁管上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扁管的每层的贯穿孔与相邻层的贯穿孔错位布置,所述扁管的一端与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罐的底部与废液储槽连接之间设有废液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使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体在吸附罐处理前通过冷却器冷却,降低气体的挥发速率,可使其充分被吸附罐处理大部分异味,降低现场的VOCs排放指标,改善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冷却器内设置带有错位布置的贯穿孔的扁管,可以沿缓含油废水的流通速率,使其充分冷却,降低挥发气体的挥发量,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降低设备再生时产生的含油废水的COD值,减轻污水处理站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津市华源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河津市华源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8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程指令卡和编程卡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桥梁维护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