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21283.4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3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佑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第三工业区A3栋101/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料 剥离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包括控制部件以及与之电连接的载料板、第一夹持组件、剥料部件;载料板用于放置片型辅料带,第一夹持组件夹持片型辅料带并跟随其从载料板一端向另一端;剥料部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剥料组件,剥料组件包括剥料板、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水平移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剥料板上下移动,以使剥料时,剥料板先移动至载料板另一端上方后进行复位时,弯折片型辅料带的底纸被推出部位;并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弯折后的底纸下移,以使片型辅料被剥离至载料板;以提升工件的生产效率同时提升工件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不断更新与进步,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工是必然趋势。如通信产品领域,很多工件上需要贴合片型辅料,而多个片型辅料通常一一对应贴附一个底纸上形成片型辅料带,且每一片型辅料的四周均留有空白的底纸;使用时,将片型辅料依次从底纸上剥离后与通信产品进行贴合。但是,片型辅料带较轻且不能弯折,因此大部分片型辅料剥离都还停留在人工用摄子夹取然后贴合在工件上的阶段,导致工件的生产效率特别低,且通过人工操作漏处理发生频率高,而且使得片型辅料表面容易有划痕、纹印等,大大减低了工件的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可以提升工件的生产效率同时提升工件的良品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包括:
载料板,所述载料板用于放置片型辅料带,所述片型辅料带包括底纸以及设置在底纸上的若干片型辅料;
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片型辅料带的一端,并跟随所述片型辅料带从所述载料板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剥料部件,所述剥料部件包括第二夹持组件以及剥料组件,所述剥料组件包括剥料板、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剥料板位于所述载料板的另一端;所述剥料板与所述载料板之间设置有容纳所述底纸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水平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剥料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复位后,所述第二驱动件下移,以弯折所述底纸被推出部位并使其穿过所述缝隙;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弯折后的所述底纸下移,以使所述片型辅料被剥离到所述载料板;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部件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移动,使得开始剥料前,将剥料板移动至远离载料板上方一端,以方便片型辅料带的放置,然后,控制部件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夹持片型辅料带一端,此时,通过驱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复位,使得片型辅料带另一端的底纸被弯折。然后通过第二夹持组件上移将底纸夹持后下移,此时,第一夹持组件跟随片型辅料带移动,以使片型辅料带水平移动,此时,片型辅料带上的片型辅料由于底纸剥离以及片型辅料带的移动,被剥离到剥料板上,从而可以实现片型辅料的自动剥离,提升片型辅料夹取的良品率,从而提升工件的生产效率同时提升工件的良品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片型辅料剥离的飞达装置,所述载料板上设置有条形通槽;
所述第一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拖链模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条形通槽中,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拖链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气缸沿所述条形通槽移动;所述第一拖链模组、所述第一夹持气缸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拖链模组使得第一夹持部件可以驱动片型辅料带剥料完成后进行复位,相对于采用弹性件进行复位的方式,可以延长第一夹持部件的使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1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