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底炉下料溜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13645.5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心岭;何福礼;郭善春;田在富;高翔;王山峰;任勇军;林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曲江盛大冶金渣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100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底炉下料 溜槽 | ||
1.一种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转底炉(1)和冷却装置(2)的通道主体,所述通道主体包括拆卸连接的通道顶端(4)和通道底端(3),所述通道顶端(4)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耐火砖(9),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耐磨陶瓷(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顶端(4)的内壁为弧形面,所述耐高温耐火砖(9)设置在通道顶端(4)的弧形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为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平行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挡料条(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多个所述挡料条(15)采用耐高温耐磨陶瓷砖,位于下方的其余挡料条(15)采用耐高温耐磨耐火砖或耐高温耐磨陶瓷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顶端(4)的两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外凸起部(13),所述外凸起部(13)向外水平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0),所述通道底端(3)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内凸起部(6),所述通道底端(3)两侧向外水平设置有与第一对接部(10)配合的第二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0)和第二对接部(12)均设有对接通孔,所述内凸起部(6)与外凸起部(3)对接,锁紧螺栓(5)穿过第一对接部(10)和第二对接部(12)的对接通孔,并在锁紧螺栓(5)的两端旋入锁紧螺母(14)将通道顶端(4)和通道底端(3)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0)与外凸起部(13)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主体包括位于上端的锥形段料道(7)和位于下端的条形段料道(8),所述锥形段料道(7)与转底炉(1)连通,所述条形段料道(8)与冷却装置(2)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料道(7)的通道顶端(4)包括多个锥形段顶端部,多个所述锥形段顶端部均与锥形段料道(7)的通道底端(3)连接;所述条形段料道(8)的通道顶端(4)包括多个条形段顶端部,多个所述条形段顶端部均与条形段料道(8)的通道底端(3)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料道(7)的通道底端(3)与所述条形段料道(8)的通道底端(3)连接,多个所述锥形段顶端部与多个所述条形段顶端部首尾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曲江盛大冶金渣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曲江盛大冶金渣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36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