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及微喷引燃气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3628.5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曹靖;尹晓青;余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D9/08;F02D41/00;F02D41/30;F02M35/10;F02B37/00;F01N13/10;F02M21/02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贾宝娟 |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燃 气体 燃烧 控制系统 | ||
1.一种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喷射单元、微喷引燃共轨单元、进气单元、排气单元、用于对进气温度进行控制的中冷器热管理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中冷器热管理单元包括中冷器、中冷后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却介质循环管路及设置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管路上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流量控制阀;所述中冷器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单元中的增压器连接,所述中冷器的出气端通过进气管路与机体进气腔连通,所述中冷后空气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路上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冷器的冷却介质端口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管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冷后空气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际温度和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温度对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还包括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节气门和空气旁通阀;所述节气门位于所述增压器的下游且与所述中冷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空气旁通阀与所述机体进气腔连通;所述节气门和所述空气旁通阀均用于调节所述机体进气腔内的空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的涡轮废气出口连接涡轮后接管,所述涡轮后接管上设有氧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射单元包括燃气共轨管、与所述燃气共轨管连接的燃气轨压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燃气共轨管上的燃气轨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燃气共轨管连接的燃气喷射阀;
所述燃气轨压控制阀、所述燃气轨压传感器以及所述燃气喷射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引燃共轨单元包括微喷高压共轨管、与所述微喷高压共轨管连接的燃油轨压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微喷高压共轨管上的燃油轨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微喷高压共轨管连接的燃油喷射器;
所述燃油轨压控制阀、所述燃油轨压传感器以及所述燃油喷射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单元包括与各个气缸连接的排气分管、与所述排气分管交汇联通的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与所述增压器的废气出口连接,所述排气分管上设有排温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发动机ECU。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发动机ECU和与所述发动机ECU通讯连接的数据采集器。
9.一种微喷引燃气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喷引燃气体机燃烧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36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橡胶生产用的物料提升装置
- 下一篇:滑槽装配式防眩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