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55424.7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国;刘继光;杨艳;孔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B61L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姬长平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转辙机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所述测试仪的外壁下方套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侧设有卡位组件。该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可通过卡板与卡槽的卡接相连,以及盖体与壳体的转动连接,使得盖体与壳体可紧扣在测试仪外侧,进而对其起到防护作用,测试仪在意外掉落时可对其受力进行缓冲,避免其硬性受力,进而提升防摔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损坏几率,保证测试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通过压板与开口的转动连接,以及螺栓与压板的螺纹连接,压板向开口内部转动,进而将穿过开口内部与测试仪接线端口连接的导线抵紧,避免导线意外受力而脱位,进而提升连接稳定性,保证测试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而在其使用时,往往需要使用转辙机测试仪对其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在测试仪外侧设置防护壳体,进而无法对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其在意外掉落时不可对其受力进行缓冲,使其硬性受力进而导致其防摔性差,使用寿命缩短,损坏几率增加,进而无法保证测试的效果,实用价值较低,同时无法对与测试仪接线端口连接的导线起到抵紧作用,使其意外受力时容易脱位,进而降低连接稳定性,影响测试的精度,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在测试仪外侧设置防护壳体,进而无法对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其在意外掉落时不可对其受力进行缓冲,使其硬性受力进而导致其防摔性差,使用寿命缩短,损坏几率增加,进而无法保证测试的效果,实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转辙机测试装置,包括测试仪,所述测试仪的外壁下方套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端与测试仪的上下两端相抵紧,所述顶板的外端与壳体和盖体的内壁均加工有凹槽,对应位置的所述凹槽的内壁均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顶板的内部加工有通口,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左侧设有卡位组件;
所述卡位组件包括通槽、圆杆、卡板、卡槽、簧片、支杆、滑轨、扣板、卡块和凸棱;
所述通槽加工于盖体的左端,所述通槽的内壁通过圆杆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右端下方通过卡槽与壳体的左端上方相卡接,所述卡板的右端抵紧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后端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右端下方抵紧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后端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左端扣合有扣板,所述扣板的正面右侧通过滑轨与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扣板的右端上方抵紧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与通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扣板的左端加工有多个凸棱。
优选的,所述凸棱呈纵向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圆杆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端均固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防脱位组件;
所述防脱位组件包括开口、转杆、压板、扭力弹簧、螺栓和磨纹;
所述开口加工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开口的内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开口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与壳体的底部相抵紧,所述螺栓的螺帽处加工有磨纹。
优选的,所述开口与通口的位置对应设置,且形状、尺寸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5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