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77119.0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R16/023;H01M10/625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供电 监控 模块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检测模块,供电模块外部固定安装有壳体,所供电模块顶部固定安装有CAM控制器,供电模块右侧固定安装有车载用电器,供电模块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该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蓄电池信息从输入线传入,整流器将采集的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主控制器将转换后的直流信号传递给电压测量模块和电流测量模块,检测出蓄电池的数据信息后,传递给CAM控制器,CAM控制器将蓄电池的数据信息显示在车辆的驾驶室内,使驾驶人员知晓蓄电池的状态,及时监测供电模块是否正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一般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天然气和氢能源等,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必须配置电池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才能使电池性能和寿命最大化,充分保证了电池的运行性能,同时又能给予电池保护。
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无法在汽车运行时对电池的整体情况进行精确监控,导致驾驶人员无法得知供电模块的状态,且供电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电池使用过度或损坏的情况,增加维修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电及监控模块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固定连接于供电模块的顶部。
所述检测模块由整流器、输入线、连接导线、主控制器、电压测量模块、电流测量模块组成,所述输入线固定连接于供电模块的顶部,所述整流器固定连接于输入线远离供电模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导线固定连接于整流器的顶部,所述主控制器固定连接于连接导线远离整流器的一端,所述电压测量模块固定连接于主控制器的右侧,所述电压测量模块固定连接于主控制器的左侧,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蓄电池信息从输入线传入,整流器将采集的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主控制器将转换后的直流信号传递给电压测量模块和电流测量模块,电压测量模块和电流测量模块检测出蓄电池的数据信息后,传递给CAM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监测箱,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监测箱的内部顶端,所述监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AM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车载用电器,所述供电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CAM控制器将蓄电池的数据信息显示在车辆的驾驶室内,供驾驶人员知晓蓄电池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由蓄电池、电池输出端、电池输入端、信息采集模块、输出线路和输入线路组从,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于供电模块的内部,所述电池输出端设置于蓄电池的顶部左侧,所述电池输入端设置于蓄电池的顶部右侧,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设置于蓄电池的顶部中部,所述输出线路固定连接于电池输出端的顶部,所述输入线路固定连接于电池输入端的顶部,所述输出线路与车载用电器电性连接,蓄电池从电池输出端将电量从输出线路传递至车载用电器,当驾驶人员通过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信息判断出蓄电池内的储存电量不足时,可以将输入线路与外界电源连接,通过输入线路从电池输入端为蓄电池充电。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座由散热通道、支撑柱、进风通道、小马达、转轴、散热叶片和除尘叶片组成,所述散热通道固定连接于供电模块的底部,所述进风通道固定连接于散热通道的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进风通道的侧面,所述小马达设置于散热通道的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小马达的输出端,所述散热叶片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中部,所述除尘叶片固定连接于转轴远离小马达的一端,蓄电池为小马达供电,小马达转动带动转轴上的散热叶片和除尘叶片转动,将外界的空气从进风通道引入,除尘叶片上的除尘膜将引入的空气中的灰尘除去,使无尘的空气进入到散热通道内,将蓄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降低蓄电池的工作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7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标志灯
- 下一篇:一种连续纤维热塑复合材料的异形蜂窝板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