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1615.7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0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汤嘉录;徐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兰特蒙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度 立体 视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三维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与外壳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螺纹座、转动杆和支撑板之间的配合下,使得进行使用的时候方便对外壳本体进行调节高度,从而使得能够可以实现利用不同高度进行对目标的视觉原理图像处理,进而方便获取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增强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三维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
背景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在三维建模、逆向工程、3D打印、人体测量、人机交互、电影和动画制作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正弦条纹的系统,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但成本高,因此难以在消费级应用中使用。近年来,廉价的三维成像传感器(如Kinect)使得3D数据获取的成本大大降低,但这些廉价的传感器精度很有限,不能直接得到高精度的三维重建。目前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的精度,一类方法是对多点观测的三维点云进行加权平均,另一类方法是与其他类型的三维重建方法进行融合,如光度立体视觉方法、从明暗恢复形状的方法等。
现有的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1、市面上大多数的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外壳本体进行调节高度,从而使得不能够可以实现利用不同高度进行对目标的视觉原理图像处理,进而不方便获取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
2、市面上大多数的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LED灯之间进行调节更大的间距,从而不方便得到更好的视觉测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解决了不方便对外壳本体进行调节高度和不方便对LED灯之间进行调节更大的间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视觉系统,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与外壳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轴,所述外壳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相机本体和光斑发生器,所述外壳本体的正面设有光源点,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ED灯,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座,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内壁尺寸与对接杆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杆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壳本体和拉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材料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罩的形状为圆盘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座。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兰特蒙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兰特蒙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1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加热设备过热的安全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开距双断点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