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58001.3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3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欣;谭建鑫;王江伟;王红义;崔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F17D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 地址: | 05000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管道 泄漏 模拟 装置 | ||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顶部安装有第一密封细管,第二管道的顶部、底部和中部的两侧均装有第二密封细管,第一密封细管和第二密封细管分别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在控制总开关上,控制总开关通过总管路与实验气瓶相连接,实验气瓶的出气端固定安装有调压阀,第一密封细管和第二密封细管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泄漏孔和第二泄漏孔,总管路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总管路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二总管路、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第一分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第二分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冷却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独立控制每个泄漏孔的压力和温度,并且能够大大节省用气量,还相对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长输管线管径的增大,当微小泄漏发生在管道正下方时,现有光纤测温系统及其敷设位置的适用性有待研究。相关厂家对其产品所能检测的最小泄漏量和特定条件下的有效检测距离目前尚无定量的数据。
目前常规的泄漏模拟方法通常是将管道的两端进行封堵,再将气体充满管道,因此导致较大管径的管道用气量会很大,并且不同位置的泄漏也不容易控制,并且常规方法对于试验管道的重复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能够独立控制每个泄漏孔的压力和泄漏时间,并且由于本申请无需进行管道内部充气,因此大大节省了用气量,还相对安全,并且对于泄漏孔的位置和方向也更好控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细管,所述第二管道的顶部、底部和中部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细管,所述第一密封细管和第二密封细管的开口端均分别连接连接软管的一端,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控制总开关上,所述控制总开关通过总管路与实验气瓶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实验气瓶的出气端固定安装有调压阀,所述第一密封细管和第二密封细管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泄漏孔和第二泄漏孔,所述总管路靠近控制总开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总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表面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上方均匀布设有若干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四周均匀布置有若干热电偶测点。
优选地,所述总管路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二总管路、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所述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总管路的一端和第二总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总管路的另一端与实验气瓶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总管路的另一端与控制总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管路控制阀,所述第一分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第二分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冷却器。
优选地,所述连接软管与控制总开关相连接处均安装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位于第一管道顶部的第一密封细管与位于第二管道的顶部的第二密封细管分别连接三通的其中两端,所述三通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软管固定连接在控制总开关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每个泄漏孔处均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而且每个连接软管与控制总开关相连接处均安装有控制阀门,从而能够独立控制每个泄漏孔的压力和泄漏时间,并且由于本申请无需进行管道内部充气,因此大大节省了用气量,还相对安全,并且对于泄漏孔的位置和方向也更好控制,也可根据不同试验目的,只需更换连接管,即可实现不同的工况的模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8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