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50712.6 | 申请日: | 202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爱国;宋莎莎;王颖嘉;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燃气 进行 管道 压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涉及燃气安全技术领域。燃气表基表内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燃气表基表外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上的微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阀门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的差值得出管道压力,从而判断燃气管道是否存在超压或欠压情况,进而及时切断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压力传感器,实时测试燃气表内外的压力值,根据内外压力差值判断燃气管道是否存在超压或欠压情况,及时进行关阀操作,从而确保燃气表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表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目前用户使用的燃气是经过调压设备输送到燃气管道中,而当调压设备出现异常时,会导致管道出现欠压或过压;用气器具管道脱落或者损坏,会导致管道出现欠压,从而引起燃气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检测燃气管道的压力,提高用户使用燃气的安全性。现有一种技术方案是在燃气表内安装差压式传感器,通过差压传感器的一端密封接入燃气,另一端接触空气,从而检测出管道内燃气与空气的压差,当管道压力处于欠压状态时,关闭阀门;若管道压力超过差压传感器的耐压范围,差压传感器的两个端口可能会被击穿导通,导致燃气泄漏。为了解决差压传感器的泄漏风险,现有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燃气安全阀内安装一个绝对压力传感器,在安装初期获得一个大气压值,检测时用绝对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减去固定的大气压值,即是燃气管道的压力值;但由于此处测得的大气压值为一次测量,而实际中大气压值是随温度、季节、天气情况变化而动态变化的量,因此采用此种方法得到的燃气管道压力值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燃气表基表内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燃气表基表外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燃气表基表内的气体压力值,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燃气表当前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值;所述燃气表基表外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阀门控制模块与阀门相连;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差值来判断燃气管道是否存在超压或欠压情况,并通过阀门控制模块控制阀门执行关阀动作。
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控制器上。
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燃气表的进气口、出气口或燃气表基表内能与燃气接触的位置。
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采用绝压传感器。
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表基表上开设具有密封功能的出线口,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导线从出线口引出并与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分别在燃气表基表和控制器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动态变化的大气压值,从而得到的管道压力值更加精确,并能进一步准确判断关阀的时间,确保燃气表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二压力传感器,3-基表,4-控制器,5-微控制器模块,6-阀门控制模块,7-阀门,8-远程通讯模块,9-后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压力传感器检测管道压力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燃气表进行管道压力检测的装置,通过燃气表内外的压力检测数据,计算出当前管道的精确压力,从而确保燃气表的安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0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晶体厚度和直径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多台标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