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萃取分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47071.9 | 申请日: | 202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3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璇;王子丰;林雨竺;陆思瑶;董煜国;顾晓利;许晨晨;许超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B01F7/18;B01D17/025 |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萃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萃取分液装置,属于萃取领域。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进料阀、上出液阀和搅拌棒,下壳体包括传动杆、支撑板和下出液阀,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萃取分液,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用于溶质与溶液搅拌混合,完全溶解之后静置分液,分液之后由电机自动控制下壳体的支撑板,让分层好的液体流入下壳体,分液完成后隔板将上下液体分开,液体从上下壳体的出液阀中流出,再次重复向上壳体中添加物料,全过程可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的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萃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式萃取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是化学中很常见的一种提取方式,通常分为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得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而固液萃取则是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比如用酒精浸泡叶片可提取出叶绿素。萃取虽然经常用于化学实验中,但该操作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中,传统的萃取流程是在密封的情况下使溶液充分混合,静置等待液体分层然后从下口依次排出,此方法通常为人工操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也无法进行自动化生产,成本耗费较高。
例如公开日为2015年12月2日,申请号为CN2015206480445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萃取釜,该装置使萃取的搅拌和静置分层部分做到了自动化,且还为查看静置分层效果提供了可供查看的支管,但是该专利还是未能解决分层之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液体导出的问题,在分层结束之后依旧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打开阀门,等待分层液体流出再关闭阀门的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萃取分液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上出液阀,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与下壳体连通部位设有分液挡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下出液阀。
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与一个圆台结合,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圆台面积较小的一面相连通,整体呈沙漏形,分层流经连通处时横截面更小,更小的横截面能够让分液产生的误差更小。
所述的分液挡板上设有防水透气膜,下壳体液体流出时可平衡大气压,使液体正常流出。
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透明材质,能够清晰的看到分层情况。
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有精密刻度,能够精确的调整支撑板的位置。
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进料阀,工作时可通过进料阀加入物料。
所述上壳体顶部可拆卸,工作时可直接打开顶盖添加物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混合搅拌阶段能够实现自动化,静置分层后根据设置好的数据,传动电机控制支撑板改变下壳体的液量,根据投放的物料能够较为精确的进行分液,最终实现整个萃取流程的自动化;
2)本实用新型萃取完后出液速度更快,通过防水透气膜能够使萃取完后的上层溶液和下层溶液同时进行排放,相较于传统分液萃取的设计效率大大提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进料阀;4、搅拌棒;5、搅拌电机;6、分液挡板;7、上出液阀;8、支撑板;9、传动杆;10、电机挡板;11、传动电机;12、下出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7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