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气撑杆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23288.6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闪闪;蒋挺;李林梅;周坤;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E05F15/611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郭云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气 撑杆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气撑杆及汽车,包括腔体(8),所述腔体(8)内部设有活塞(5),从而使得所述腔体(8)被分隔成第一腔室(81)和第二腔室(82),所述第一腔室(81)和第二腔室(82)相连通,所述活塞(5)的一端与活塞杆(4)连接,另一端与执行杆(6)连接,所述执行杆(6)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4)的直径,所述执行杆(6)与电机(7)连接,所述电机(7)驱动所述执行杆(6)在所述腔体(8)内部滑动。本装置只需高压气体和电机的配合,即可实现气撑杆的目的,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气撑杆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的配置相应升高。现在大多数汽车的背门开启方式采用自动的背门系统,即采用电动或者气动的推杆与背门连接,进而实现了背门的自动开闭,背门通过气动或者电动的方式驱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推杆的结构过于复杂,如申请号为2015104332034的中国专利,提出了汽车后背门电动气撑杆,包括由外套管端盖、外套管衬套、气弹簧撑杆上接口、气弹簧、多头螺杆、多头螺套、轴承、轴承衬套管、连接杆、外套管、橡胶密封套管、内套管、电机、内套管衬套、内套管端盖以及一端带接插件的电缆所构成。然而该方案需要的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针对目前的电动气撑杆零件较多,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气撑杆;目的之二是提供了带有该电动气撑杆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气撑杆,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有活塞,从而使得所述腔体被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执行杆连接,所述执行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所述执行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执行杆在所述腔体内部滑动。通过高压气体驱动活塞杆伸出,通过电机带动活塞杆回缩,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技术,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腔体设在筒体的内部。可保证腔体的稳定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设有电机,所述执行杆穿过所述腔体,并与所述腔体滑密封。
进一步,所述筒体与腔体之间的空间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腔体连通,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筒体上。提供了高压气体进气的方式。
进一步,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单向阀。防止在进气过程中,高压气体的流出。进一步,所述筒体远离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保证了与车体和背门的配合。
进一步,所述活塞与执行杆通过销钉连接。保证了活塞的更换的便利性。
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背门,所述背门与车体之间设有电动气撑杆,所述车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背门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机,并另电机的执行杆的杆径大于活塞杆的杆径,使得可以通过气动和电动方式带动活塞杆在筒体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本装置只需高压气体和电机的配合,即可实现气撑杆的目的,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记:1-筒体,2-进气口,3-第二连接件,4-活塞杆,5-活塞,6-执行杆,7-电机,8-腔体,9-进气通道,10-连通管,81-第一腔室,82-第二腔室,11-第一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3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