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60162.9 | 申请日: | 202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军;邱其峰;孙辰龙;殷新航;郭嘉;田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三维工程测绘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属于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柱;基坑侧壁监测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两侧;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柱内,用于收纳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第一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上,用于固定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坑侧壁监测机构、基坑沉降监测机构的设置,使用者可以简单方便地发现基坑的沉降和侧壁的变形情况,从而可以全面的测量出基坑的变形数据,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磁块、第二磁块、第三磁块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收纳运输,节约占用空间,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地铁和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会引起周边土体变形,对基坑围护结构和环境产生影响,严重时将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资金损失,因此对于基坑变形的监测显得格外重要。
而传统的基坑监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测量数据一般仅限于基坑沉降,无法全面的测量基坑变形数据,实用性较低,同时,现有的基坑监测装置灵活度较低,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纳运输,且空间占用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基坑监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测量数据一般仅限于基坑沉降,无法全面的测量基坑变形数据,实用性较低,同时,现有的基坑监测装置灵活度较低,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纳运输,且空间占用率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柱;基坑侧壁监测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两侧;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柱内,用于收纳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第一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上,用于固定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基坑沉降监测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底部;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下侧内,用于收纳所述基坑沉降监测机构;第二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坑沉降监测机构上;第三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两侧;其中,所述第二磁块与第三磁块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基坑侧壁监测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移动杆、第一刻度线、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套筒与固定柱之间通过合页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移动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刻度线设在第一移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基坑沉降监测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二移动杆、第二刻度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移动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簧、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刻度线设在第二移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柱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内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坑变形监测装置,通过基坑侧壁监测机构、基坑沉降监测机构的设置,使用者可以简单方便地发现基坑的沉降和侧壁的变形情况,从而可以全面的测量出基坑的变形数据,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2、该环境监测用土壤采集装置,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磁块、第二磁块、第三磁块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收纳运输,节约占用空间,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三维工程测绘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市三维工程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0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温度数据采集终端
- 下一篇:对讲机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