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空区抑制遗煤早期氧化的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28091.4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仰卫;鲍学彬;李修磊;鲁义;房秀政;晏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空区 抑制 早期 氧化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抑制遗煤早期氧化的装备,通过在采空区预先布置输送管路,管路间隔一段距离设有喷头,喷头处设置有易熔合金与温度传感器,当采空区发生遗煤氧化,温度传感器检测空间温度上升,采用减小向采空区漏风抑制煤体氧化;若煤体持续氧化,易熔合金由于区域温度升高熔化,浆体从喷头注至高温区域治理早期氧化;注浆后,通过收集分析气体数据还可实时检测治理情况,相对于传统煤自燃防灭火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煤自燃发生之前的氧化阶段,通过控制漏风以及后续的定点喷浆,遏制煤体持续氧化造成燃烧,能够准确判定高温位置并及时进行治理,从而防止遗煤大范围自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空区抑制遗煤早期氧化的装备,属于煤矿防灭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火灾是煤矿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煤自燃是导致矿井火灾的主要原因。煤自然发火的发展过程通常可分成三个时期:准备期(即温度<70℃),此时煤中的基团与空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自热期(即温度70~350℃),期间煤体加速氧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燃烧期(即温度>350℃),煤氧化速度骤升产生大量的热。而采空区由于存有大量遗煤,为煤氧化自热提供了良好的蓄热环境,同时,在煤自然发火过程准备期,由于发生缓慢氧化无明显现象,且采空区内较为隐蔽,无法及时发现遗煤氧化,从而失去了治理火灾的最佳阶段。
通常情况下,当煤自然发火到自热期时,区域温度上升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通过对密闭或钻孔处进行气体收集分析才能发现采空区遗煤自燃。但此时遗煤发火的过程已至第二阶段,煤体已进行加速氧化,温度上升较快易造成大范围自然发火,且由于自燃产生的气体可随空气流动,造成虽然能发现自燃却不能准确判断发火位置,无法进行精确治理抑制自燃,导致遗煤快速自热达到燃烧期形成火灾。当煤体在自热及燃烧阶段进行治理时,不仅加大了治理难度,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此,如何能在煤处于自然发火阶段的准备期即能被发现并确定具体位置,进而对该位置采取防灭火措施,从而在遗煤早期氧化阶段实现抑制遗煤发生自燃,是本行业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空区抑制遗煤早期氧化的装备,能在煤处于自然发火阶段的准备期即能被发现并确定具体位置,进而对该位置采取防灭火措施,从而在遗煤早期氧化阶段实现抑制遗煤发生自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空区抑制遗煤早期氧化的装备,包括注浆系统、自动喷浆系统、温度监测系统和气体检测系统;
所述注浆系统包括制浆桶、风动搅拌机、螺杆泵和输浆管路,风动搅拌机装在制浆桶内,制浆桶通过管路与螺杆泵的进口连接,螺杆泵的出口与输浆管路一端连接,输浆管路上装有压力表和输浆阀门;
所述自动喷浆系统包括主管路和多个支管路,多个支管路一端封堵、另一端均与主管路一端连接,每个支管路上均装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由喷管和多个喷口组成,喷管一端封堵、另一端与支管路连接,多个喷口分布在喷管上,所述每个喷口内部设有易熔塞、且喷口处通过易熔盖密封;其中易熔盖用于防止顶板碎石掉落封堵喷口,易熔塞用于阻止喷管内部的浆液从喷口喷出;主管路另一端通过连管与输浆管路另一端连接;
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无线温度传感器、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处理器,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每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个喷头上,用于检测喷头所处位置的实时温度值,并将检测的温度值通过无线信号发出;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各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发出的温度值,并将数据反馈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对实时温度值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预警信号;
所述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气体分析仪和气体采集器,气体分析仪和气体采集器通过橡胶管连接,在需要进行气体检测时,先将主管路另一端与输浆管路另一端断开连接,然后主管路另一端通过连管与气体采集器连接,气体采集器通过自动喷浆系统的各个喷头采集气体数据,气体分析仪对气体采集器采集的气体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技大学;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8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慧机顶盒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快递超市车的快递货物搬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