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以及射频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55369.X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宪虎 |
| 主分类号: | H03K17/00 | 分类号: | H03K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开关 驱动 电路 以及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以及射频开关,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驱动电路包括正压驱动模块、负压驱动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辅助驱动模块,其中: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正压电源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压电源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降低驱动电路切换电源时产生的功耗。本申请能够避免高压大电流造成的高功率状态,有效控制了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以及射频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的驱动器特别是高压驱动器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的高功耗状态,因此存在工作时功耗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以及射频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正压驱动模块、负压驱动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辅助驱动模块。其中: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正压电源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压电源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降低驱动电路切换电源时产生的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开关,该射频开关包括:射频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以及第一方面的驱动电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射频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射频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开关,该射频开关包括:驱动电路、第一射频二极管、第二射频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副电源,其中:驱动电路包括正压驱动模块和负压驱动模块,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正压电源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压电源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一射频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射频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二射频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射频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射频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辅助电源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开关的驱动电路以及射频开关,通过正压驱动模块、负压驱动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辅助驱动模块连接而成的驱动电路,其中,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正压电源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负压驱动模块的第三端与负压电源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辅助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正压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降低驱动电路切换电源时产生的功耗,能够避免高压大电流造成的高功率状态,有效控制了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宪虎,未经孟宪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5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表面裂缝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挡光件的TIR透镜以及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