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构造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11085.0 | 申请日: | 2021-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游乐;宋玉娟;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 地址: | 41001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体 结构 同步 施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构造柱,包括构造柱钢筋,所述构造柱钢筋的纵向钢筋分别伸入上层梁板与本层梁板内锚固;构造柱体,所述构造柱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构造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层梁板刚接,下端与所述本层梁板之间留有隔离缝,所述钢筋在所述构造柱体内部;浇筑模板,设置在所述隔离缝的外围,并与所述构造柱体和本层梁板共同围成浇筑腔,所述浇筑腔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浇筑腔的浇筑口为喇叭口。本申请将构造柱与梁板之间的隔离缝设置在柱底,并采用喇叭口浇筑,在不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的前提下,隔离柱底部浇筑密实,浇筑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构造柱。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中,通常会为了建筑立面效果和砌体结构抗震需要,在建筑物外围设置与主体同步施工的构造柱,这些构造柱主要起装饰作用以及砌体结构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在构造柱顶设置隔离缝,隔离主体结构,不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后在砌体结构施工时,再在柱顶清理隔离缝的材料、凿毛新旧混凝土面,支设模板与浇筑构造混凝土。
目前,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受构造柱的截面尺寸限制和配筋的影响,处理隔离缝的操作空间狭小,支设构造柱模板后的混凝土浇捣困难,且施工时间长;2)泡沫板在浇筑主体结构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变形或破坏,隔离缝留设不规则,观感及质量差,同时还造成构造柱与主体框架梁底刚接,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3)后期处理凿除清理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4)填充材料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利用,不能达到节材的要求;5)隔离缝以上的混凝土振捣受限,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6)需要另行搭设脚手架,租赁及人工等费用较高,而且未考虑高宽比以及与结构主体拉结,尤其是采用爬架施工,楼层防护栏杆以上的外侧没有安全防护,留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以及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构造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构造柱,包括:
构造柱钢筋,所述构造柱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锚固在上层梁板和本层梁板内;
构造柱体,所述构造柱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构造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层梁板刚接,下端与所述本层梁板之间留有隔离缝,所述钢筋在所述构造柱体内部;
浇筑模板,设置在所述隔离缝的外围,并与所述构造柱体和本层梁板共同围成浇筑腔,所述浇筑腔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浇筑腔的浇筑口为喇叭口。
具体的,所述浇筑腔的内顶面为朝向所述浇筑口倾斜向上的斜面。
具体的,所述模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
其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竖直设置并通过对拉螺杆固定在所述构造柱体上,所述第三模板为喇叭口浇筑模板。
具体的,所述浇筑口设置在所述构造柱体的内侧。
具体的,所述所述纵向钢筋的上端伸入上层梁板内锚固,下端锚入本层梁板内。
具体的,所述浇筑腔的内底面和内顶面均为毛糙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将构造柱与梁板之间的隔离缝设置在柱底,在不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的前提下,清理隔离缝、凿毛新旧混凝土面、清洗、安拆构造柱封口模板方便,而且将浇筑腔的浇筑口设计为喇叭口,浇筑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减少了人员和架体租赁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1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