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贴标管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92289.4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薛敏;刘永凯;涂国焕;吴天宝;贾兴;杨山;陈杰;李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C9/40 | 分类号: | B65C9/40;B65C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片贴标管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贴标管控系统,包括外观检测器、贴标机、贴标检测器和控制器,外观检测器用于检出外观缺陷的极片,贴标机用于对外观缺陷的极片进行打标,贴标检测器用于检测外观缺陷极片的贴标,贴标机设置于外观检测器和贴标检测器之间,外观检测器、贴标机和贴标检测器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管控能力强,能够有效杜绝NG极片逃逸流出,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极片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贴标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智能化的制造行业领域,特别是锂离子电芯制造行业,当极片空箔区出现箔材破损、针孔或空箔区碳粉残留等的现象,造成极片外观缺陷并形成NG极片时,若不能有效地检测出外观缺陷的极片,则会导致NG极片逃逸到之后的加工工序或卷成裸电芯逃逸流出,从而造成电芯焊接不良、内短路等的安全风险,还会导致产品性能不足、产品报废和电芯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并严重地影响了电芯的品质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人发现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对电芯的极片的贴胶贴标进行管控的系统,同时,现有的电池加工制造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极片的检测NG数与实际贴标数进行比对检验,未进行校验防呆管控进而达到自动防呆目的,从而不能保证NG极片的零逃逸,不能保证极片的优率,更不能满足电池的高效加工生产和保障电池的生产品质的需求。
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管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极片贴标管控系统,其可控性强,可靠性好,能够有效杜绝异常极片逃逸的情况,并且,其兼具防呆校验的管控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增强对外观缺陷极片检测的准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贴标管控系统,包括外观检测器、贴标机、贴标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外观检测器用于检出外观缺陷的极片,所述贴标机用于对外观缺陷的极片进行打标,所述贴标检测器用于检测外观缺陷极片的贴标,所述贴标机设置于所述外观检测器和所述贴标检测器之间,所述外观检测器、所述贴标机和所述贴标检测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主控单元,所述外观检测器、所述贴标机和所述贴标检测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触发信号单元,所述外观检测器和所述贴标机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触发信号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外观检测器设置有图像采集单元和缺陷检测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极片的外观图像,所述缺陷检测单元用于检出外观缺陷的极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触发信号单元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缺陷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贴标机设置有贴标单元和传送机架,所述贴标单元安装于所述传送机架,所述传送机架用于传送贴胶或贴标到所述贴标单元,所述贴标单元用于对外观缺陷的极片进行打标,所述触发信号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贴标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贴标检测器设置有扫码单元和计数单元,所述扫码单元用于扫描外观缺陷极片的贴标的标识码,所述计数单元用于统计所述贴标机的打标数,所述扫码单元和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计数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贴标检测器设置有颜色传感器,所述颜色传感器用于对比贴标胶带颜色与极片的色差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校验单元,所述触发信号单元和所述计数单元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校验单元,所述校验单元设置有用于比对触发贴标的信号数量与贴标检测器的计数单元实际统计的贴标数量是否相等的校验电路,当触发贴标的信号数量与贴标检测器的计数单元实际统计的贴标数量不一致时,所述校验单元反馈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使所述外观检测器、所述贴标机和所述贴标检测器暂停运行,从而实现防呆校验的管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2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列式锯齿状碎栓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模块组拼式踏步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