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79655.2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岑;徐彰;路家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K4/00 | 分类号: | H03K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苏良 |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极管 波形 失真 产生 电路 | ||
1.一种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放大电路,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初步放大;第二级放大电路,用于对信号进一步放大,并产生波形及失真;互补推挽输出级电路,用于输出波形及失真;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和所述互补推挽输出级电路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R5、电容C1~C3和三极管Q1;
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各自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电容C1另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集电极电源VCC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和电容C3,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容C2,电阻R4和电容C2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2和电阻R5各自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6~R16、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Q2和第一模拟开关,所述第一模拟开关型号为CD4052;
电阻R6~R13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集电极电源VCC,电阻R6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电阻R7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2,电阻R8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4,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5,电阻R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5,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4,电阻R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2,电阻R1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1,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6连接集电极电源VCC,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6~8接地;
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4和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3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5和所述第一模拟开关的引脚13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相连,电阻R1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4,电阻R14、电阻R15和电容C4各自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输出级电路包括电阻R17~R20、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第二模拟开关,所述第二模拟开关型号为CD4052;
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集电极电源VCC和电阻R18,电阻R18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7和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1;电阻R17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3和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13、电阻R19和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19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3和12相连,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6和8接地,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7连接发射极电源VEE,所述第二模拟开关的引脚16连接集电极电源V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0,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发射极电源VEE,电阻R20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1~Q4的型号为2N39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极管波形失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C1~C5的电容值为47μ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96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仓管技术的商务智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尺寸的李氏瓶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