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猪场产气量的黑膜沼气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79010.9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猪场 气量 沼气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猪场产气量的黑膜沼气池,包括集污池、池体、回流池、排渣井、进液管、出液管、回流泵、回流管、排渣管和排气管,进液管的一端与集污池相联通,另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出液管的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另一端与回流池相联通,回流泵安装在回流池内,回流管的一端与回流泵相联通,另一端与池体相联通,排渣井位于池体外,排渣管的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另一端与排渣井相联通,池体设有液位线,排气管设有开口端,开口端高于液位线。本实用新型增加沼液回流,实现自动排渣,增加对池体污水的扰动作用,解决黑膜沼气池产气量不足,对后端沼气能源化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黑膜沼气池的产气效果,降低后端污水的处理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猪场产气量的黑膜沼气池。
背景技术
猪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是我国政府倡导的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模式之一。沼气池作物猪场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投资造价低、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效果好、产气量大等优点被众多猪场采用。沼气池适用范围广泛,大、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均适合建设,且经沼气池发酵后的猪场污水其COD降解率可达到80%-90%。因此,采用沼气池作为猪场污水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值得推广。
目前来看,已有大部分在运行的猪场沼气池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产气不足的问题。影响沼气池产气不足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原料碳氮比较低、温度较低、微生物环境受到抑制、水体Ph值偏酸性等方面,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作出相应调整及时解决。但是由于工程因素导致的产气不足的问题在建成后将无法解决,尤其是沼气池中由于管道布设不合理导致沼渣沉积过多造成的产气不足问题较少被关注,经常被忽略。一般沼气池管道布设的方法是进水管道从池体的一侧进入,出水管道从进水管道的对向侧穿出,进水管道高于出水管道,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污水只在水体表面流动,对池体深层的污水起不到较好的扰动作用,进而影响了发酵的产气效率。为此,优化黑膜沼气池的布管方法,实现自动排渣,增加对池体污水的扰动作用,实现持续产气成为提高沼气产气量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猪场产气量的黑膜沼气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猪场产气量的黑膜沼气池,包括集污池、池体、回流池、排渣井、进液管、出液管、回流泵、回流管、排渣管和排气管,进液管的一端与集污池相联通,另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出液管的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另一端与回流池相联通,回流泵安装在回流池内,回流管的一端与回流泵相联通,另一端与池体相联通,排渣井位于池体外,排渣管的一端与池体相联通,另一端与排渣井相联通,池体设有液位线,排气管设有开口端,开口端高于液位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渣井、回流池、回流管等,优化黑膜沼气池进出液管道的布设,增加沼液回流,实现自动排渣,增加对池体污水的扰动作用,解决黑膜沼气池产气量不足,对后端沼气能源化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黑膜沼气池的产气效果,降低后端污水的处理压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锚固沟,锚固沟位于池体外侧,并围绕池体一周,池体包括顶膜和底膜,底膜覆盖在池体底部和侧壁,顶膜覆盖在池体开口的上部,顶膜和底膜均通过锚固沟固定。锚固沟用于固定底膜和顶膜,避免底膜和顶膜沿池体四壁的斜面滑落。底膜和顶膜使池体内形成密闭空间,保证污水发酵产生沼气能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膜和底膜均为HDPE膜。HDPE膜具有防渗、防漏的特点,可以保证池体内的沼液不会外渗,不会对环境及土壤造成污染,同时保证厌氧发酵制备沼气可以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渣井为四个,四个排渣井分别位于池体四角的外侧,四个排渣井的位置呈对角线式两两对应。排渣井用于接收池体内因沼气气压排出的沼渣,池体可以自动排渣,只需通过排渣井将排出的沼渣清理即可,不需要打开池体清理沼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9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安全医疗器械用小推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伤员洗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