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夹持吊挂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22140.9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利;苏明义;何飞彪;林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爱瑞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晓峰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夹持 吊挂 电动汽车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夹持吊挂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束,夹持机构包括套筒、安装块、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顶紧件,套筒上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容纳腔,套筒设于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之间,且线束本体与容纳腔活动连接,安装块与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块上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第一安装孔,套筒的侧壁上对应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顶紧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顶紧位于容纳腔内的线束本体;利用套筒对线束本体进行套设,再分别通过与套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持配合,方便对线束本体进行一定高度的夹持吊挂,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夹持吊挂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就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虽然目前的汽车中仍然存在大部分的汽车以汽油燃料作为动力源,但是其出现了不少电能驱动的电动汽车,其利用电能来驱动汽车行驶,电动汽车的出现成为缓解石油燃料紧缺现状的一种方式。
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仍是一个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其续航性能的高低决定了汽车的适用性,电动汽车都是需要进行充电,其充电使用的通常是DC充电线束,家用电动汽车如果是不跑长途的情况下,只是在市区内进行行驶情况时,也不需要到指定的充电地点进行充电,通常自己配备一个DC充电线束即可进行充电了。
现有的电动汽车的DC充电线束,固定是一个较为麻烦的事情,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通常是在室外的,为了避免线路与地面接触磨损或者对使用人员造成行走干涉,通常都会将其挂载起来,其通常需要采用额外的吊挂装置进行吊挂,但是现在还没有专门协助挂载充电线束的物品,这样对使用人员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夹持吊挂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线束无法进行收纳,占用空间,并且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夹持吊挂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束,包括线束本体、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头分别与所述线束本体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头之间并用于夹持所述线束本体,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套筒、安装块、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顶紧件,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容纳腔,所述套筒设于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头之间,且所述线束本体与所述容纳腔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顶紧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并顶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线束本体,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公扣,所述第一夹持件呈“U”形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公扣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母扣,所述第二夹持件呈“U”形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母扣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均设有防静电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U”形固定杆和两个第一可伸缩连杆;两个所述第一可伸缩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形固定杆的两端可伸缩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可伸缩连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U”形固定杆上设有若干第一防滑筋。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U”形固定杆和两个第二可伸缩连杆;两个所述第二可伸缩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固定杆的两端可伸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爱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爱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2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变压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桌面吸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