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及非机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2162.7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阎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高品轮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孙晓凤 |
| 地址: | 301506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前叉 连接 结构 非机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及非机动车,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把立管和前叉管,所述前叉管上部插入所述把立管下部内,并由螺栓螺母拧紧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结构直接将把立管和前叉管用螺栓螺母连接,不需要把立芯在其中起转接作用,连接方式简单直接,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把立管与前叉管的组装过程繁琐,且存在锁紧结构不稳定、方向把手容易跑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及非机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三轮车、摩托车等通过一个把立芯3、两颗螺丝、束仔4(或锁紧螺母)将把立管1与前叉管2连在一起,具体地,将把立芯3带有斜砣的一端插入前叉管2中涨紧固定,另一端插入把立管1中,再由束仔4配合螺丝将把立管1和把立芯3束紧固定即可,如图1、图2所示。该连接方式的组装过程繁琐,且具有锁紧结构不稳定、方向把手容易跑偏等危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及非机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把立管与前叉管的组装过程繁琐,且锁紧结构不稳定、方向把手容易跑偏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包括把立管和前叉管,所述前叉管上部插入所述把立管下部内,并由螺栓螺母拧紧固定;
所述螺栓包括一体顺次连接的螺帽、帽檐和螺柱;
所述把立管下部相对设有第一把立安装孔和第二把立安装孔,所述前叉管上部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前叉安装孔,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的边沿处设有浅槽;
所述帽檐位于所述浅槽内,所述帽檐远离所述螺帽的侧面与所述浅槽的底面相贴合,所述螺柱先后穿过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所述两个前叉安装孔及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后由所述螺母拧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螺母固设于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外边沿处。
进一步,所述把立管下部固设有包块,所述包块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插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的孔径,使得所述包块与所述把立管在第一把立安装孔与插入孔的连接位置形成所述浅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前叉安装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把立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的孔径。
进一步,所述螺母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把立安装孔外边沿处。
进一步,所述前叉管下部焊接固定有所述包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在于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的非机动车。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把立管和前叉管的连接结构及非机动车,所述连接结构直接将把立管和前叉管用螺栓螺母连接,不需要把立芯在其中起转接作用,连接方式简单直接,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把立管与前叉管的组装过程繁琐,且存在锁紧结构不稳定、方向把手容易跑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把立管和前叉管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把立管和前叉管组装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高品轮辋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高品轮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21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农场绿肥残体加速腐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固化剂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