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门警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29955.2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8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满都呼 | 申请(专利权)人: | 满都呼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17;G08B7/06;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912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门警示器,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上的电路板和背壳,面板的正面设置有禁停标志和太阳能电池,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输入、输出、控制、通信、存储电路,电路板上的输出电路包括LED灯圈和扬声器,背壳的两侧和上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面板的正面开设有与电路板上输入电路的图像采集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图像采集孔,本实用新型涉及警报及警示技术领域。该防堵门警示器,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监测和识别车辆再通过输出电路进行声光提示,并且在面板上设置禁停标志,与电路板上的LED灯圈形成完整的多信号面板,构成一个醒目的警示标志,有效提示堵门停车的司机,有效降低车库被车堵门情况发生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报及警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门警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私人车辆的使用量的大幅增加,车辆违停、乱停现象非常多。尤其,在小区内的车库门被车辆堵住,导致车库无法进出车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堵门者和被堵门人之间发生矛盾。
很多人为了防止他人在库门前停车,在自己的库门上写警示语,或者贴上警示反光贴希望来者看到后不堵住门,但效果总是不理想,为此,特提供一种防堵门警示器,通过更显明的警示方式来提示来者,从而降低车库被堵门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门警示器,解决了现有车库封堵门警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堵门警示器,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内侧的电路板及背壳,电路板上有供电、输入输出、控制、通信、存储等电路,电路板与电池、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监测和识别车辆,运算后发现有车辆则通过输出电路进行声光提示,并且在面板上设置禁停标志,与电路板上的LED灯圈形成完整的多信号面板,构成一个醒目的警示标志,有效提示堵门停车的司机,有效降低车库被车堵门情况发生的频率,所述传感传器由微波传感器、图像采集器和声波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而成,所述面板与背壳体通过螺栓固,所述面板正面设置有LED灯圈和禁停标志以及太阳能电池。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安装在面板内侧与外侧禁停标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面板的正面且位于LED灯圈的内部和外周均设置有禁停标志。
优选的,所述背板的两侧和上部边缘均有安装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门警示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防堵门警示器,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并进行运算对车辆进行检测和识别,发现有车辆则通过输出电路进行声光提示,并且在面板上设置LED灯圈和禁停标志,与内部电路形成完整的多信号面板,构成一个醒目的警示标志,而且背壳与面板相扣连接,使得装置具有便于安装、绝缘、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特点,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用车辆检测识别和声光语音提示方法有效提示堵门停车的司机,有效降低车库被车堵门情况发生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外侧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内侧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构成图。
图中:1、面板;2、背壳;3、电路板;4、太阳能电池;5、LED灯圈;6、禁停标志;7、安装孔;8、图像采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满都呼,未经满都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9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风数据实时传输和上报的测风塔
- 下一篇:一种微波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