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臭水体净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52178.6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1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颖;方红生;王文祥;陈泽涵;甄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净化 设备 | ||
1.一种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其具有中空内腔(110),所述中空内腔(110)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所述箱体(100)的侧壁上设有轴孔,所述轴孔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中空内腔(110)的侧壁;
转轴(200),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孔中,所述转轴(200)内部具有容纳腔(210),所述转轴(200)的前端伸入所述中空内腔(110)中;
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轴(200)转动;
叶片(300),其设置于所述转轴(200)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叶片(300)设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叶片(300)有多个,所有所述叶片(300)沿所述转轴(200)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
进料口(211),其设置于所述转轴(200)的前端侧壁上,所述进料口(211)连通所述容纳腔(210)与所述中空内腔(110),所述进料口(211)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300)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进料口(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0)的内壁上设有挡块(400),所述挡块(400)向所述容纳腔(210)的内部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0)呈圆孔状,所述挡块(400)沿所述容纳腔(210)的轴向螺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00)迎向转动方向的侧面为正面(301),所述叶片(300)背向转动方向的侧面为背面(302),所述正面(301)向所述背面(302)凹陷形成凹腔(310),所述凹腔(310)与所述进料口(2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的前端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连通所述容纳腔(210)与所述中空内腔(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00)末端的转动轨迹与所述中空内腔(110)的底壁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内腔(110)的顶壁向上凸起形成圆弧内壁(113),所述圆弧内壁(113)的形状与所述叶片(300)末端的转动轨迹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1)与所述出水口(112)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110)的左右两侧,所述轴孔位于所述进水口(111)与所述出水口(112)之间,所述叶片(300)的转动轨迹相交于所述进水口(111)与所述出水口(112)之间的连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0)的后端设有出料口(212),所述出料口(212)连通所述容纳腔(210)与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21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